追寻“树王”而来——遂川县衙前镇践行“两山”理论见闻
遂川县衙前镇衙前村里,冬日茶园生机盎然。
衙前镇溪口村福禄洲风光
溪口村茶盘洲风光。
溪口村茶盘洲千年楠木。
境内有号称“江南第一猛楠”的楠木,有入选全国“百株中华人文古树”名录的千年罗汉松,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500年竹柏,有当年是红军的随军药材“黄金柴”……遂川县衙前镇“四大树王”名声在外。
历经千年,古树为何依旧繁茂,令人充满向往?近日,记者驱车前往,追寻“树王”而来,却与一个生态乡镇“撞”个满怀。
蜀水河水清岸绿,冬日茶园生机盎然,乡村村容整洁,林下经济富了百姓……有着“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绿色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美誉的衙前镇在眼前展现风姿。在“全国绿色小康村”上芫村和“全国森林乡村”溪口村,我们能感受到生态之美、百姓生活之美。
衙前镇不止有“树王”,更有打通“两山”转化路径的实践,一幅衙前镇山水富民的画卷徐徐向我们展开……
百里左江连天碧 生态美景醉忘返
走进衙前镇,放飞无人机,从天空俯瞰大地,山环水绕,村庄如画,满眼绿意,让人不胜欢喜。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内,左右两江蜿蜒奔流,百里连天,汇入江西最美河流——蜀水河,两岸风光无限,在当地有“小九寨沟”的美誉。
漫步村庄,溪口村茶盘洲古楠木群里,已有1000余年树龄的闽楠,高大挺拔,树冠如盖,绿叶浓密;塅尾村千年罗汉松树木苍劲婆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触摸着“树王”经岁月雕琢的树皮,与百姓拉着家常,别有韵味。
当地人告诉记者,千年“树王”,如今亦满是生机,与当地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离不开。从一个延续了百年的传统上,可见一斑。在衙前镇,春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往河里放生河鱼;嫁女时都会带有楠木苗作嫁妆,生了小孩要种植一棵楠木作纪念。世代沿袭下来,河里鱼儿成群,成片的千年楠木林,形成罕见的生态景观。
为了保护绿水青山,当地创新探索“五头”(源头、地头、山头、岸头、户头)护水的生态管护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发展绿色产业,从源头推进生态产业护水;“地头”上,沿河划定禁养区,其他区域养殖场配备粪污处理设施,推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等;在“山头”鼓励发展绿色生态林业经济,加强森林采伐监管;在“岸头”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并配备巡查员、专管员、保洁员,实现了全镇河库塘渠全覆盖;在“户头”加强宣传引导,完善保洁队伍和垃圾中转或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全域护水。
爱山护水,让衙前镇以生态著称。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森林氧吧”,在衙前镇“醉氧”成为别样感受。山美水美景色美,亦让人流连忘返。据统计,当地森林覆盖率达86%,林地18.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0万立方米,毛竹800万根。境内分布罗汉松、楠木、冷杉、银杏、红豆杉、南方铁杉等珍贵树种,被称为“林乡”。
青山绿水民欢歌 林乡走出富民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第一次来衙前镇的人,也许会有更新的体会。
在离闽楠“树王”不远的双镜村,绵延400亩的茶园漫山翠绿。这里的茶树长势喜人,已经进入初生产期,茶商王利生喜不自胜。在许多人往一线城市跑的时候,身为浙江安吉县人的他,却慕名来到衙前镇。说起来这里发展产业的原因,王利生说:“这里生态好,是最适合种植茶树的地方。”
昔日荒山野岭,今日长满富民“金叶子”,这是衙前镇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提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新理念,做好“生态+”文章的缩影。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开农庄、做产业。
溪口村党员谢祖贵发展林下经济,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优势种植竹荪,并采取“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种植的竹荪畅销沿海市场。竹荪干年产量上千斤,带动全村30%的农户从事竹荪生产,人均增收超千元,使小小竹荪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蘑菇”。
毛竹也是双镜村的优势资源,有过毛竹加工销售经验的村民张华仔看中商机,在村里建起了毛竹深加工厂。“以前毛竹从山上砍下来只能直接卖给毛竹收购商,利润很低。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剖片等深加工,效益大大增加,又能带动村里经济发展。”张华仔笑着说。
在衙前镇,赴一场生态游。衙前镇是中国名木古树的富集地,江西最美河流——蜀水河的源流地,也是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楠木之乡(遂川)的核心区域,还有很多红色旅游资源。这都成为衙前镇发展旅游产业的“底气”,据统计,每年约有上万人慕名来旅游。目前,共有6个景区31个景点即将开发,衙前镇新貌,即将呈现。
追寻“树王”,追寻一片绿色发展的热土,生态的旅游目的地。我们欣喜地看到,衙前镇已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未来路长,我们期待遇见更美的衙前镇。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白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