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德耀庐陵]一诺一生的乡村电影放映路 ——记吉安市第七届道德模范谢萍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243票  浏览4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7月21日 09:54

“好好放电影,给老表带来些健康的乐子。”为了43年前许下的这句诺言,从青葱少年到年逾花甲,今年61岁的峡江县水边镇电影队放映员谢萍果一直坚守在乡村放电影,执着丰富农民夜生活。

43年来,谢萍果坚守诺言,带着100多斤的放映设备,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总行程达17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4圈,累计放映电影1.4万余场,观影群众202万人次,被评为峡江县道德模范,当选“江西好人”“中国好人”。

43年来,谢萍果践行诺言,主动放弃去大城市创业的机会,用始终不变的初心守护着农村电影。即使收入低微,原来的同事陆陆续续都改了行,他依然延续着他的光影人生。

因为热爱 许下一辈子的承诺

谢萍果从小喜欢看电影。高中毕业时,凭借着多年不变对电影的热爱,谢萍果坚持要做电影放映员。1978年6月,通过严格考试,他如愿成为了该县“水边人民公社”的一名电影放映员。

谢萍果刚参加工作时,电影放映使用胶片机,那时农村还未通电,每次下乡放电影需自带发电机、放映机,再加上其他设备,全套放映设备100多斤,2个放映员搭伴,每人挑70多斤,而且步行下乡。他去过最远的山村单程就要至少一个多小时。如此辛苦,工资也仅有18元,但他乐在其中。“大家都爱看电影,这是村里人的精神食粮。”18岁的他在工作日志里写下“一辈子好好放电影,给老表带来些健康的乐子”这句埋藏在心底的诺言。

形势变化 不变的是践诺的决心

随着有线电视的普及,露天电影放映行业受到巨大冲击,观影群众开始减少。因为工资低,电影队解散,其他放映员都改行了,亲朋好友也劝他不要再放电影,但激烈的思想斗争过后,他坚定地对自己说:“哪怕再苦再难,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

为了留住露天电影的观众,1993年,顶着压力,谢萍果卖掉了家里一头300多斤的猪,从小舅子那里借了4000元,自费更新放映设备。这些钱,靠着自家种地种西瓜,他和妻子还了好几年。此外,他还选择自己去电影公司花钱租片,承包电影放映。那时租片一场需付20元,而单次放映收费只有30元左右,抛开交通费,一晚上最多也就能挣10元左右。但在他看来,收入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他要继续为乡亲们带去他们喜欢的精神食粮。

情结深埋 想开一家电影博物馆

2005年是谢萍果工作的转折点,谢萍果从此开始了公益放映生涯。如今,听说省委宣传部将结合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扶持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谢萍果还想接着干。他说,这是一种爱好,一种情结。

一直以来,谢萍果有个“大”愿望,想开家电影博物馆,把这些年经手的设备,曾经自掏腰包订阅的《影视技术》《大众电影》展览出来,用物件存留住这些年的乡村电影记忆。

文/井冈山报融媒体记者胡正根

顶:10 踩:1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6 (7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4 (63次打分)
【已经有74人表态】
15票
感动 感动
11票
路过 路过
11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10票
搞笑 搞笑
11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6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德耀庐陵]丹心情系采茶剧 ——记吉安市第七届道德模范欧阳广安
  • 下一篇:《活化庐陵—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大典》正式出版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