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小康圆梦] 高质量发展之笔绘就全面小康出彩画卷
开栏语: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回望刚刚过去的“十三五”,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高质量发展之笔绘就全面小康的出彩画卷:全市GDP迈上2000亿元台阶,财政总收入突破3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实现四年翻两番,上市企业、百亿企业一个紧接一个,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历史性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吉安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看变化、话小康、晒幸福。从今日起,本报将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小康圆梦”系列主题报道,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深入挖掘百姓身边发生的点滴变化,记录实现全面小康征程中的动人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汇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2016年2月2日,农历小年。冒着漫天雪花,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看望干部群众。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总书记亲切的话语,鼓舞着吉安人民。
“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把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关心关怀,转化为感恩奋进的强大动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420.3亿元增加到2168.8亿元,年均增长7.8%、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从219.9亿元增加到30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504.7亿元增加到875.1亿元,增幅连续6年保持全省前三。吉安连续7年获评全省综合考评先进市。
——工业强市注入新动能。三次产业结构由15.4:48.2:36.4优化为10.8:44.3:44.9,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连续9年保持全省前三,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实现四年翻番,合力泰、立讯、木林森跻身百亿企业行列,高新技术企业达547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1+4+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迈入千亿元行列。抢抓数字经济风口,加快布局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制定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5G通信、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布局不断加快。“新三板”挂牌企业从无到有,海能实业、明辉光电、国光连锁、大自然药业先后上市。
——城乡品质焕发新面貌。昌吉赣客专、浩吉铁路、广吉高速、东昌高速建成通车,吉安迈入高铁时代;井冈山机场二期扩建、新干航电枢纽竣工投用,吉安百里赣江实现Ⅲ级通航。吉泰走廊四大核心板块协同发展,中心城区框架全面拉开,高铁新区加快成型;新井冈山大桥、吉安大桥西岸互通、神冈山大桥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111条,新改建菜市场45个,首次创建、一举成功夺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6.3%提升至52.35%,城镇人口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高标准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点1.7万个,实现村村通客车、组组通水泥路,农村无害化改厕率、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分别达94%和98%。
——生态环境实现新优化。PM2.5年均浓度三年下降42.8%,所有县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在100%,单位GDP能耗值保持全省最低,全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33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颁布全国首部全域水库水质保护地方性条例,8个县市区获批省级以上生态文明示范县,吉安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城市发展拥抱新思路。吉安强化走廊思维,促进“三县四区”产业互融、设施互通、服务共享,推进吉泰走廊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江西“中部脊梁”核心支撑。聚焦“开放前卫、现代新颖、高端一流”目标定位,中心城区高铁新区建设提速提档。以系统思维科学实施城市治理,紧扣群众生活的堵点与痛点开展城市更新,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大企业组团配套设施建设等机制,推动各地工业园区向现代城市经济综合体迈进。
——旅游融合踏上新路径。通过大力推广“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吉安市内15个旅游集聚区发展成效显著,吉州窑、羊狮慕两个4A级景区正向国家5A级景区发力“冲刺”。同时提出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建一个四星级以上宾馆、建设一条夜市经济商业街、打造一批本地名人故居、有一个上规模的商业综合体、新增一个以上国家4A级景区的全域旅游“五个一”工程,全力打造高铁游、赣江游、红色游、文化游、乡村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推进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翻开新画卷。过去五年间,随着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全市5个贫困县、5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7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出列,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井冈答卷”。在全省率先推行“遇困即扶”机制,试点建立大数据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平台,筑牢民生“保障线”。以不动摇、不松劲的战略定力,继续擎旗奋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绘制出乡村振兴的壮丽蓝图。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936亿元,较“十二五”增长7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608元和16491元,均实现比2010年翻番目标。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10万套、是“十二五”的5倍;每个乡镇一所公办幼儿园目标全面实现,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万个,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累计开展免费基因检测健康筛查27.9万人次,人均预期寿命由74.2岁提高到77.2岁。2021年,全市全面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摘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连续11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市。
——城市品质实现新跃升。2020年,全市新建公共停车场120个、增加停车位2.8万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22个。通过推进城乡功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市中心城区框架全面拉开,高铁新区加快成形。放眼城市地平线,“五指峰、三中心”矗立天际,神冈山大桥长虹卧波,神冈山公园为市区再添新景。俯察城市细微处,雨污管网建设改造全面铺开,高铁新区地下管廊给水管网加快建设,“防雨护墙”“降坡封尘”等工程用心守护着城市。
以如磐初心倾情为民,发生在庐陵大地上的点滴变化,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践履,更是“十四五”征程上的奋进新声。2021年,吉安继续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奔涌向前的时代浪潮: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强劲反弹、稳步向好的良好态势,其中GDP增长18.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8%,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幅度增长。蓝图绘就千般景,扬帆破浪正当时,“赣”尽十足的井冈儿女正不断开创吉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吉安篇章。
文/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严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