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吉事即办·我们在行动] 永丰县鹿冈乡巷口村里的“大拇指”
□刘学武、本报记者蒋阿平
炎热7月,在永丰县鹿冈乡巷口村里,聚在一起躲荫谈天的村民,只要提到村里的党员干部,个个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每一个“大拇指”代表的都是民心。原来,该村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坚持边学边做,村党员干部认真倾听民意,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撸起袖子干实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为村民们办成一批“急难愁盼”事。
双孢菇种植是潺陂村组的富民产业。今年5月中旬,该村组的双孢蘑菇基地充分利用双孢蘑菇生长的空档期,成功试种了草菇,有效提高了菇棚的使用率,增加了收入。听到这个好消息,菇农们都想跟着种,却因为怕储存冷库不够用而迟迟不敢动手,心中焦急不已。在田间地头察访民情时,村党员干部了解到了这一情况,立即向乡里汇报。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第一时间争取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投入资金10万元,专门解决冷库建设问题。“有了足够的冷库,种草菇就不怕了。”想到正加紧施工建设的冷库,菇农涂细英喜上眉梢,频频竖起大拇指,“我现在有3个棚,种了草菇,每年就可以增加4到5万块钱收入。”
不只在田间地头里问民情,该村党员干部还利用空闲时间走家串户,深入群众了解村民所需所想、所求所急。
脱贫户江爱贵突发大病住院,导致家中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村党员干部立即帮他写申请、备资料,及时申请临时救助,帮助他渡过难关。江爱贵的儿子江润生情不自禁竖起了大拇指:“真的感谢村党员干部,帮了我们家大忙。”
截至目前,该村已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20余件,为群众解决了10余件,其余问题还在积极推进解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