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 吉安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聚焦聚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创新人才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推进吉安“十四五”发展和2021年重点工作时,都将“创新”放在了首位。在今年的市“两会”上,针对提升产业能级、创新发展理念、激发产业创新活力等,代表委员们围绕“创新”建言献策,为吉安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作为井冈山经开区的“新成员”,市人大代表卢愉向记者说出了他的“创新发展观”。“既要在招大引强上展现作为,围绕产业抓招商,又要在培优培强上久久为功,促进企业‘老树发新枝’。”他说,电子信息作为全市首位产业,目前已形成产业聚集态势,致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能级,建议在全市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实行差异化发展;实施产业延链强链工程,补足链条空白短板;夯实产业链基础,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点线面体网”全链发展,助力实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推进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庄显光提案,抓住新时代的新机遇,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好作用和效益,让吉安的绿水青山老故事,变为金山银山响牌子。一是市级操盘,对“十四五”时期全市文化旅游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梳理出文化旅游发展主线,分年度、有重点的推进;二是市级统筹,用好文化旅游发展资金;三是市级管理,激活国有旅游企业的活力;四是市级统一,扩大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实体经济,而今天的技术往往酝酿着明天的产业。”市人大代表王云霞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在明确一系列创新指标的同时,特别提出全市潜在“独角兽”企业要实现零突破,往往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一个新动能“孵化器”,这是市委、市政府在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市人大代表胡兰生则认为,打造吉安创新发展新高地的核心是“人才”。全市“吉才回归”工程、“庐陵英才”计划等,都需要政府、企业协同发力,解决包括配偶就业、未成年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政策配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没有创新,实际上就没有发展。市政协委员陈青表示,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快推进“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以融合平台的优势来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市政协委员刘卫华也呼应,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落实,激发企业的产业创新活力,推动企业设立一批创新中心,把“创新”这块抓住,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文/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郭文宇、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