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种养产业助民富

热度132票  浏览1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4月28日 20:08

谷雨时节,春雨的洗礼让大余县青龙镇二塘村广袤田地焕发勃勃生机,村民正忙着播种、插秧、施肥……奏响了春耕春播“进行曲”。

“目前黄牛养殖规模达19头,好好照料它们,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在二塘村一处牧草田里,脱贫户黄艳毛正用残疾的双手熟练地收拢着妻子割下的牧草,放进箩筐里。

黄艳毛今年51岁,小时候被高压电意外击伤双手,导致二级肢体残疾。黄艳毛没有屈服命运,从小就学会了穿衣、做饭,干起农活来也非常麻利。2015年,黄艳毛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扶贫工作队根据黄艳毛家的实际情况,为他家量身定制了一条发展种养产业的脱贫之路。很多村民因为外出务工,无暇照顾田地,村里就协调把无人种植的田地交由黄艳毛种植水稻;黄艳毛有养殖经验,村干部又鼓励他去当地农业合作社学习养殖技术。很快,黄艳毛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并买了4头黄牛,开始了自己的种养之路。

水稻种植效益越来越好,黄牛出栏数量也逐年增加,加上3个孩子相继外出务工,黄艳毛家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并于2018年顺利脱贫。目前,黄艳毛家庭年收入已达16万元。

“黄艳毛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其他贫困群众触动很大。”二塘村党支部书记刘会泽介绍,如今在二塘村涌现了一批跟黄艳毛一样靠发展种养产业致富的脱贫户。

“这边是养蜂基地,那边是太空豆种植基地,再过去是桑葚基地……”漫步在乡间小路上,刘会泽指着一旁的种养产业基地向记者介绍。

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二塘村紧抓产业发展,精准分类建档,如今全村已有126户村民自主发展种养产业。此外,该村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充分消化村里剩余劳动力。该村以合作社经营、农民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发展太空豆、肉鸭等种养产业,让村民获得稳定租金的同时,还能通过农闲时务工获取工资,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村民生活逐渐富裕,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在村里看到,水泥路和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路灯也立起来了。村里还建起了休闲广场、村文化舞台。小桥流水,果蔬飘香,二塘村正向着建设秀美新农村的目标阔步前进。(记者 邹晓华)

顶:7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2 (4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68 (40次打分)
【已经有37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工业固废变“真金白银”
  • 下一篇:快来抢!五一前夕江西发放“千万消费券”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