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住民生底板 彰显城市温度——庐陵新区担当实干写好民生答卷速记
□肖厚祥
一座城,一个家。民生的力度,便是这个家的温度。
庐陵新区是吉安市委、市政府为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城市核心增长板块,于2012年8月建立的城市新区,同年12月28日挂牌运行;2016年1月省编办正式批准成立。辖区范围东至青原大道、南至禾河、西至城市外环线、北至华平路,辖2个街道(禾埠、滨江街道)、11个村委会、19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54.8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1万人。成立以来,庐陵新区肩负新城建设使命的新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生命线,创新推行“领导领衔、团队包干、片区推进、一抓到底”和“双线作战、双线考核”项目工作机制,推动领导精力向项目集中、工作重心向项目倾斜、干群力量向项目凝聚。八年来,共实施重点项目192个,完成投资约335.88亿元;拓展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新增园林绿化350多万平方米。
在加快推进新城建设的同时,庐陵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住民生保障底线,尤其是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排除万难,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八年来,庐陵新区瞄准“公办园少”“就近入学难”“大班额多”等问题,加速推进了“一区十校八园”建设(“一区”,即吉安职教园区;“十校”,即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白鹭洲中学新校区,凤凰小学、神冈山学校、岔路口小学、余家河学校、柏树中学、滨江小学、新桥学校、杜鹃路小学;“八园”,即红黄蓝幼儿园、杜鹃路幼儿园、复兴路幼儿园、恒泰幼儿园、恒盛幼儿园、恒丰幼儿园、滨江幼儿园、幸福家园幼儿园),完善了从幼教到义务教育再到大学的教育链条。聚焦“买菜难”“就医难”“停车难”等老大难题,组织实施了“五场两院三库”(“五场”,即城南净菜市场,赣西堤余家河菜市场、神冈山菜市场、恒泰菜市场、古南菜市场;“两院”,即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市儿童医院;“三库”,即和气路立体停车库、金三角地面停车库、复兴路地下停车库),以及君华大道、东塘边路、中央配套路网和“微循环”等项目建设,打通了城市大动脉,畅通了城市“毛细血管”。
据统计,庐陵新区成立以来,共投入民生资金38亿元,先后完成棚改项目26个,建设安置小区16个、打通“断头路”30条,实施微民生项目50多个,帮助1500多名城乡贫困群众摆脱生产生活困境,实现高质量脱贫,使城市发展为民的温度、惠民的广度、便民的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民生的改善,彰显着城市的进步。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庐陵新区始终重视民生,舍得投入民生,在大胆先行先试,勇于攻坚担当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粗到精的巨大转变。多次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先进县(市、区),全市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先进县(市、区),荣获第十五届江西省文明单位;新区党工委班子多次获评“五好”县级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