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军品格 讲好长征故事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连日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赣南、闽西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从于都到赣县,从瑞金到宁都,从宁化到长汀,来自全国30余家媒体的记者们越过高山,渡过大河,深入偏远乡镇,探寻战场遗迹,对党史专家、当地群众进行采访,在革命旧址之前驻足沉思、奋笔疾书。
“当时宁都起义能成功的几个因素是什么?哪个最重要?”6月13日上午,10多名记者们围着宁都起义纪念馆原馆长曾庆圭发问。同一天,另一组记者在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围着郭凤林、刘黎洋两位红军后人,展开了详细的访谈。这些天来,每到一处充满红色记忆的场所,每遇到一位历史的见证者,记者们都立刻掏出纸笔、举起相机、架起摄像机,聚精会神地投入采访状态,生怕漏掉任何一点重要信息。4天下来,江西日报记者李耀文的一本厚厚的新笔记本已写满了大半。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记者们用实际行动,继承红军品格,发扬长征精神。为深入了解瑞金群众当年全心全意支援红军的实况,中国青年报记者王海涵一行多次前往瑞金市叶坪乡、云石山乡等地,进村入户,从多角度访问当事人,写出了《不同的时代,相同的选择》一文。为探寻红军渡河的实况,江西日报采访组分赴桃江、于都河的多个渡口,向高龄老人打听当年战斗的情况,生动地还原了“九死一生如昨”的战争场面。冒着大雨体验走长征路的江西日报记者杜金存腰部受寒,疼痛难忍,但他擦上风油精继续工作,坚决不离开采访队伍。
记者们的精神,也感染了受访的群众。一个为大家表演“爬雪山过草地”节目的13岁小姑娘,告诉客家新闻网记者黄梓倩,她长大后也想成为一名记者,用手中的笔和话筒,将赣南热土上的红色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
已连续开展4天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为记者们提供了“零距离”学习红军长征精神,践行“四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难得机遇。记者们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采访活动中,要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讲好红色故事,追寻共和国最永恒、最朴素的初心。 (记者李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