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百日速度打造“世界名山第一门”
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 肖承聪
施工现场车辆穿梭,一片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江西网记者 肖承聪 摄)
6月3日,骄阳似火。记者一行来到九江市庐山区威家镇,在位于庐山大道西侧的工地,正在兴建号称“世界名山第一门”的庐山山门,以及庐山北门换乘中心。施工现场车辆穿梭,一片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
庐山区政协主席陈飞林是工程总指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指挥部忙碌着。陈主席告诉记者,因庐山每年客流量达数百万人次,原有的山门和停车场等设施陈旧,不能满足现在旅游发展的需要,为给广大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彰显庐山悠远深厚的历史、政治、宗教与文化,特聘请了建设部直属科研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设计,在此兴建一座能展现庐山独特魅力的庐山山门和旅客换乘中心,将庐山北山园门与换乘中心打造成“世界名山第一门”。
庐山山门造型独具特色。(江西网记者 肖承聪 摄)
陈主席向我们展示了一张效果图,图上的庐山山门造型独具特色,体现出中国“和”文化,山门由三个汉字组成,左边是“天”字,中间是繁体的“和”字,右边是简体的“和”字,寓意天地人和。门柱体现庐山特色的宗教文化和地质文化。山门结构古朴庄重,气势磅礴恢弘。
这片正在施工的工地总面积为123亩,建设项目包括庐山山门、换乘中心主楼、两个停车场,以及其余配套服务设施,预计总投资8700万元。据庐山北门换乘中心副总指挥李平义介绍,建造换乘中心的目的,是让来往旅客将机动车辆停在山下,统一乘坐环保公共车上山游览,减少庐山风景区内机动车流量,保护庐山珍贵的生态环境。
正在施工的工地总面积为123亩。(江西网记者 肖承聪 摄)
李平义说,这项工程作业量大,工期短,要求要在10月1日前完工,并投入运营。为加快工程进度,施工人员分成三班倒,确保施工设备不停机。项目技术负责人黄平荣告诉记者,为了赶工程进度,施工人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白天连着黑夜干,现场组织了130余人施工,目前完成374米箱涵底板砼浇筑,279米剪力墙砼浇筑,243米顶板砼浇筑,主楼376根管桩打桩已经完成,承台和基础梁正在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在施工现场,立着一个倒计时电子屏,两行红色的醒目大字“距竣工还有119日”,提示着每位施工人员,工地弥漫着紧张有序的作业气氛。中国江西新闻网6月8日九江专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