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讲好文物的故事 让年轻人爱上它
人民网共青城5月11日电 (艾鑫)2019文创中国峰会5月11日在江西省共青城市召开。“原来文物还能这样讲!”《国家宝藏》节目自播出来备受观众喜爱,《国家宝藏》制作人兼总导演、《最忆是杭州》文学总撰稿于蕾在峰会论坛发言时,分享了“成功秘籍”:有价值的传统内容和带流量的创意产品。
每一个特别有历史的古老文明,都是宝藏。如果说有一个产业不会衰败,那就是基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去做创意产业,因为它的背后有无穷无尽、可挖掘的源泉。在内容制作上,需要紧紧依托于传统。在节目制作初期,大家都觉得文物博物馆很有价值,但不一定能够变成好看的节目。在经过大量的调研后,制作团队达成共识:如果所有人都觉得这东西有价值却很无趣,一定不是因为东西本身,而是传播者没有做好。
在依托传统文化之余,创新表达方式尤为重要。于蕾说,她们不仅与包括人民网在内的媒体多方联动,而且不断探索挖掘,进行破圈传播,例如在网络产品上做合作。如今,在大数据口径下,有60%的人都会通过合作检索我们的文物。通过这个方式把大家吸引进来,获得了亮眼的“成绩单”:20亿的网络点击,50亿的微博讨论量。
被问及节目为何能被年轻人喜欢,于蕾说,节目的定位主体受众是15-35岁的年轻人,数据分析柱形图中最高的群体是25-30岁,这些年轻人是由衷的热爱。我们带着感动去做对的事,所以感动了很多人。
文创,若用拆字的方式,首先得有文化,才有创意,还离不开深入学习。作为传播者,于蕾表示,能贡献传媒讲故事的力量,希望未来为共青城做一些贡献,分享共青城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