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与长沙“联姻” 开启赣湘边区域合作新起点
人民网南昌4月23日电 4月22日,江西宜春市政府与湖南长沙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湘赣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合作协议》,开启了赣湘边区域合作新起点。
根据两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机制,创建交流平台,按照全面对接、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构建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不断增强长沙市和宜春市自我发展能力,为湘赣两省在更大区域、更宽领域深化合作提供示范,积累经验。两地将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市场主导、创新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的合作原则,加强在产业经贸、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生态环境联治、金融、教育人才、科技创新、重大开放性平台等方面合作,并开展国企改革合作,推进乡村振兴合作。双方还将建立领导沟通交流机制、干部交流锻炼机制、日常工作交流及部门对接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长宜交流合作推进机制,以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根据《湘赣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合作协议》,双方将按照“规划对接、交通互联、产业协作、服务共享、生态同护、政策共用”的思路,充分利用湘赣两省边界区域合作良好的历史渊源、区位条件和现实基础,以及新形势下湘赣边区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特殊地位,以传承红色基因、振兴湘赣边区为目标,加快两市交界地区的产业体系构建和区域协调统筹发展,推动两市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业园引领带动作用和互惠共赢效应,把产业园打造成原湘鄂赣苏区振兴发展的试验区、省际经贸合作的样板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先导区、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和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协议还明确了发展目标,即:2019年,产业园品牌概念落地,产业园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启动;到2022年,产业园整体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方式向高质量转变,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协同创新发展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一体化初步实现,务实高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到2025年,湘赣边区域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成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互通、产业发展联动、生态环境优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人民生活幸福的区域合作产业园。
目前,湘赣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已启动前期工作。(秦海峰 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