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 江西出台50条措施
人民网南昌4月9日电 (吴菁)打造大南昌都市圈(以下简称都市圈),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新时代优化全省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对深度参与融入国家战略,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日,江西省出台了《关于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制定了九个方面的50条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
赋予都市圈更大的自主发展权
根据《措施》,江西省委、省政府将成立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都市圈发展工作。南昌市和相关设区市建立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采取轮值制每年举行工作会商会,推进重大项目和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都市圈将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发展权。除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不能下放或委托的事项外,省级审批权限原则上均下放到都市圈设区市政府。鼓励都市圈市县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国家和省在土地、金融、财税、投融资、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开放型经济等领域部署的各项改革优先在都市圈试点。支持都市圈县(区、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
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在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江西提出,要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设立都市圈产业发展基金,聚焦支持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打造南昌航空城、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南昌光谷等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型企业。
省重点产业化升级工程引导资金对都市圈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支持,鼓励各设区市共同发起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分享经济等新经济。支持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优先布局都市圈,着力建设南昌VR创新中心、中国电信江西云计算基地、中国移动(江西)数据中心,推动新经济成为都市圈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对有色、石化、钢铁、建材、纺织、食品等重点传统产业实施“一产一策”,促进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打造中部地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区。
江西将优先支持都市圈开发区调区扩区和整合优化,支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开发区做大做强,加快实现南昌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过5000亿元,南昌经开区、小蓝经开区、九江经开区过2000亿元,抚州高新区、丰城高新区、樟树工业园、高安高新区过1000亿元。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南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城市试点,推进南昌、抚州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建设,支持都市圈“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南昌与靖安等周边符合条件的县(区、市)合作,建设全省幸福康养产业聚集区。以“八一”军体运动队整体落户南昌为契机,支持南昌体育产业发展,打造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体育赛事城市和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集聚区。
江西省提出,要支持发展绿色金融,以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牵引,加快建设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
打造全国重要区域性物流中心方面,以南昌空港、九江港、向塘铁路物流基地为主要节点,强化“南下”“东进”“长江航运”三大物流通道建设,建设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智慧空港物流中心、赣江新区多式联运中心、九江江海直达航运中心、向塘铁路物流中心。积极推进江西省至宁波、厦门、福州和深圳的铁海联运常态化运行,推进南昌等地开行中欧班列。
构建南昌“米”字形、九江“十”字形高铁枢纽
江西省提出,要加快推进昌景黄铁路、昌吉赣客专、赣深客专、安九客专等铁路建设,推进昌九客专、吉抚武温铁路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常岳昌、昌福客专规划研究工作,构建南昌“米”字形、九江“十”字形高铁枢纽。高标准建设南昌东站、庐山站。谋划利用现有铁路线路资源,完善市域铁路网,积极稳妥开行南昌至丰城至樟树等周边市县的城际列车。加快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三期建设。加快布局南昌航空城码头,完善赣江、信江沿岸现代化港口体系。
健全都市圈内部交通网络。支持南昌西二环高速公路、九江城市快速路等项目列入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并加快启动。提前启动南昌至南丰、武宁至靖安至奉新至樟树至兴国、武宁至湖北通山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南昌至都昌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支持赣新大道、昌九大道二期、鄱阳至余干快速公路、南昌三清山大道南延至南外环高速对接丰厚一级公路立交枢纽等工程建设。推动南昌市与条件成熟的周边市县先行开通公交线路。
加快南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系统谋划南昌轨道交通辐射周边市县,积极申报新一轮建设规划。近期支持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至南昌昌北国际机场、2号线东延至南昌高铁东站,支持南昌轨道交通5号线建设。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