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清明节 你回乡祭扫了吗?

热度91票  浏览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3月06日 19:11

清明节小长假,在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紫阳镇的万寿山陵园内,绿树环绕,鸟语花香,人群络绎不绝,人们纷纷把鞭炮和香烛换成了鲜花前来祭扫。无独有偶,在南昌市瀛上墓区,人们手捧鲜花或提着花篮,缅怀逝去的亲人。

清明祭扫,作为一种慎终追远、缅怀故人的传统习俗,延续至今。每到此时,人们归乡祭祀、诗话哀思。然而,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绊住了许多异乡人的脚步,不少无法回乡的人选择了托人祭扫、网络祭祀等形式来寄托情愫,也有人已把清明节当成出行游玩的3天小长假。

赵占东是南昌市青山湖区铁路八村西社区的铁路退休工人,“孩子都在外地上班,工作比较忙,平时回来都挺难的,清明节回不来可以理解。”赵占东表示。

对于晚辈,赵占东给予很大的宽容,而对自己却要求严格,他说:“清明祭扫是一定要去的,人不能忘本,心里要有一个孝字,对我们这些五十多岁的人来说,心里更是深有体会,父母健在的时候,没有多少时间去陪伴,如今二老已逝,人生便只剩下归途了,随着年岁已高,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更浓,所以一年才两次的祭扫节日,我一定会回去,无论多么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清明期间,老年人或许还保持着回乡祭扫的传统,而年轻人更喜欢约上三五好友郊游踏青。

随着时代的发展,祭扫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文明祭扫成为新风尚,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网上祭扫服务应运而生。不少无法回乡祭扫的年轻人选择在网上为已故亲人创建“网上纪念馆”。

来文祚是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东镇怡兰苑社区的居民,是一位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对于网络祭扫,他表示:“清明祭扫表达我们对故人的怀念。孝亲是自己的事,别人没有办法代替。”

“心至意至,形式是承载的方式。我很理解那些受客观条件所限、不能亲自到先人墓前扫墓的人,无论是以怎样的形式祭扫,只要能过得了自己心里那道关,心存追思之情就行。”赵占东表示。

专家表示,清明网上祭祀适应了当代生活的新发展,既体现了中国清明节祭祀的传统观念与价值依皈,又为人们寻找到了新的祭祀方式,解决了节日传统与当代生活的矛盾,不妨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又是一年清明时,你回乡祭扫了吗?

顶:4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1 (2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5 (27次打分)
【已经有26人表态】
3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2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南昌大桥桥西非机动车互通立交7日通车(图)
  • 下一篇:清明节到南昌瀛上墓区祭扫,车停哪里?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