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 南昌交警将新增10项放管服措施
人民网南昌5月24日电(时雨)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坚持创新服务,依托12123APP、南昌交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打造“互联网+交管业务”新模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效能。24日,南昌市交管部门介绍,从6月1日起,南昌交警还将推行10项放管服措施,进一步提升群众交管服务获得感。
据介绍,在2018年已推出的20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新举措基础上,南昌交警又将推出10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新措施,其中“推行12123交管语音服务热线”“扩大车辆转籍信息网上转递试点”“简化机动车抵押登记手续”“实行机动车销售企业代发临时行驶车号牌”四项措施已在全国率先实施,另有6项措施也将于6月1日全部落实到位,这也就意味着10项放管服措施从6月起全部施行。
据介绍,南昌交警将在接下来推出“实行小型汽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实行小型汽车驾驶证异地分科目考试”“试行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省内异地申领”“实行摩托车全国通检和6年免检”“扩大使用原号牌号码范围”“全面推行车辆购置税信息联网”等6项措施。
“这6项措施推出后,将进一步提升民众办事效率,增加群众获得感。比如,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在全国范围内任一地申领小型汽车驾驶证,无需再提交居住登记凭证。港澳台居民可以凭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在全国范围内任一地申领。”南昌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南昌交警聚焦便民服务,不断深化推进互联网交通安全服务和12123语音服务平台工作。作为全国首批12123语音电话试点的省会城市,南昌于2017年11月正式开通12123语音平台,形成了集语音、网页、手机APP、短信等多渠道为一体的“互联网+公安交管”的矩阵服务体系。
“我们还充分运用12123互联网服务平台和微信平台的作用,拓展网上交管服务。”南昌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昌市12123互联网服务平台开通以来,实名注册用户已达112万余人次,办理预选号牌、缴纳罚款等各类业务1700多万笔,占全市交管业务总量50%以上,群众可足不出户“指尖”办理交管业务。
据介绍,南昌交警在2018年推出的20项便民措施已有60万人次群众享受到“四个减免”服务,“一窗办”有效减少20万人次群众办事等待时间,“容缺受理”避免近万名办事群众多次往返,为8万群众提供了“延时错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