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4月30日,南昌经开区中国恒天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厂区,一辆辆豪华客车整装待发,它们将驶向沙特阿拉伯……近年来,南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步伐。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1.15亿美元,同比增长8.06%。在第十一届中部博览会上,南昌市将承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论坛、南昌“聚力英雄城”招商引智论坛、会展赣军合作研讨会等多场活动。
359项政务实现“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
2017年底,南昌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开启了“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新时代。“一个窗口就可以办完所有事,我们提供的材料也不用重复准备,缩短了办事时间,减轻了企业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江西北大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给企业松绑减负,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4月18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调查报告(评估报告),南昌在32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1位。
近年来,在“放管服”改革和电子政务发展的实践中,南昌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径。据了解,南昌大力推进“六多合一”集成审批模式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审批办理时限压缩了60%以上;累计“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事项359项,审批事项80%以上实现“只跑一次”或“一次不跑”。
“原产地优惠”助力“走出去”
近年来,南昌海关推进签证一体化和无纸化改革,企业可选择省内任一海关办理原产地证书,全程不必提交任何纸质材料;允许无外贸经营资质企业备案和申领证书,全省原产地证备案企业达2992家;对信用级别A级以上企业的低风险产品,凭企业申请直接签发证书。
根据各地产业发展、产品特点,我省创新“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在全省100个县(市、区),选取100家重点企业开展原产地助力优进优出“双百帮扶计划”。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深化“原产地签证助力‘一带一路’行”活动,助力我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2018年签发至“一带一路”沿线97个国家的各类原产地证书32731份,签证金额2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25.6%。这些享受原产地优惠政策的产品涵盖装备、汽车及零配件、服装、钢铁产品等诸多领域。
新动能带来新发展
在南昌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美晨通讯、龙旗科技、科莱电子已入驻并投产;国内手机ODM(原始设计商)排名第一的华勤通讯智能移动终端南昌制造中心项目蓄势待发;在南昌高新(欧菲)未来科技城,部分厂房已交付欧菲光科技公司使用,主要用于承载苹果手机触摸屏、摄像头、视窗玻璃等生产基地……
整机制造拥有龙头、配套项目不断聚集,南昌的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在今年的中部博览会上,南昌将主办电子信息产业论坛,邀请来自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与企业家,共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方向、新未来,为南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新经济带来新产业,新动能带来新发展。南昌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正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以坚定之心勇立潮头。(记者 吴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