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千年风骨的光芒———青原区挖掘弘扬正气文化纪实
□肖和平、本报记者蒋阿平
千年风霜,不蚀风骨。厚重的庐陵文化当中,最铿锵震撼的部分,莫过于文天祥等庐陵先贤丹心碧血书浩然正气的庐陵风骨。
青原区,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正气歌的家园,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域景区建设进程中,怀着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与担当,一任接着一任,融合式、全域性推进正气文化的保护、挖掘与传承,持续接力将“正气”二字写入“醇美青原”核心,激发了千年庐陵风骨的灿烂光芒。
对话历史———深入挖掘提升文化内涵,扩大正气文化的影响力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名臣胡铨的“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对话历史,千百年来,青原的山山水水不知镌刻了多少撼天动地的正气之魂,沉淀了多少一脉相承的正气故事。
每一页厚重的文化,都是最为珍贵的天赋。深知正气文化的厚度与分量,建区后,年轻的青原就开始致力于做好“正气文章”。
“不断挖掘、丰富和提升正气文化内涵,才能真正让正气的故事说得清、讲得透、唱得响。”青原区委书记程以金介绍,早在2005年,青原就成立了专门的文天祥文化研究会,目的就是要坚持在正气文化研究上下功夫。
一连串的足迹,记录着青原正气文化的成长与繁盛:密切联络文氏后裔,收集所有与文天祥有关的资料、图片、典籍等,进一步摸清青原正气文化的脉络;
定期举办文山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文氏后裔共同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明晰正气文化的内涵;
召开文天祥精神与文化研讨会,面向海内外征集高水准的学术论文并集结出版,进一步提升正气文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得益于此,年轻的青原陆续有了《天地正气》《文山故里》《青原文化报》等一批正气文化书报;陆续修建、修复正气广场、文丞相祠等纪念文天祥的基础设施平台,并开展各种纪念交流活动;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富田,每年吸引了数千名文氏后裔前来认祖归宗。
数年间,正气文化被不断发扬光大———
2010年,享有“文山故里、最醇古镇”美誉的富田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4年,“正气”更被郑重写进吉安城市精神,被公认为吉安民魂所系,是吉安人精神的品格内涵;
2015年,胡铨家族之家规家训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头条;
2015年,“正气”青原赢得中央四套《记住乡愁》栏目青睐,以“天地有正气”为主题拍摄收官之作。
远不止如此。正气家园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