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电商插翅助销售 遂川金橘卖到北京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吉安晚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26票  浏览3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8年10月07日 09:56

■谢月明、刘祖刚

在遂川,金橘栽培史已有200多年。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味道。这里森林覆盖率一直保持在78%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加上昼夜温差大,不可多得的富硒土壤,非常适合金橘的生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金橘之乡”。

大坑乡是遂川金橘主产区,灵潭村出产的金橘更是当地翘楚,这里地处山地丘陵区,毗邻右溪河,尤其今年正逢大年,每棵金橘树都挂满了黄灿灿的果实。

然而,这个有着优质资源禀赋的小山村,551户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330人,是县重点贫困村,很多农民抱着“金饭碗”受穷。

这是为啥呢?这困扰上任伊始的“第一书记”——县农机局办公室主任刘北华,他走访一通后才发现,缺乏主导产业,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民增收困难,是造成灵潭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我一直觉得,这里的金橘营养又好吃,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去年,遂川的金橘也大丰收了,但收购价格低,只有5角钱一斤,采摘连人工费都收不回来,很多金橘烂在树上。另外,村里中老年人居多,尤其是一些贫困群众思想传统,不能理解现代农业理念和技术,作为农技人,压力很大!”刘北华如是说。

经常出差的刘北华得到启发:电商或许是拯救金橘的良方。他和驻村工作队员们出谋划策,准备通过电商平台大展身手,没想到竟然碰了壁,村里的果农们不信任扶贫干部,不愿意把金橘卖给他们。橘农们都纳闷,电商是什么?看似文弱书生的扶贫干部才几个人,能卖出成千上万斤?甚至有村民疑惑地问道:“不会是在搞传销吧?”

为了获取村民信任,大家逐门逐户做思想工作,细细解释电商的销售流程。此外,刘北华主动提高价格,以高于当时市价——每公斤2元的价格收购金橘,一系列举措下来,村民的态度总算有所松动。

货源解决了,物流又成了新难题。刘北华一行主动和当地物流商对接,一切准备就绪后,特意联系智慧乡村服务中心予以帮助,通过“互联网+智慧农村”电商渠道,正式开启金橘扶贫事业。一方面,把村里的金橘、茶油等农产品放在网上销售,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设立村淘服务站和电商人才孵化中心,鼓励引导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电商大军”。

在刘北华以及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灵潭村有了显著的变化,原本滞销的金橘变成了电商平台火爆热销的土特产。仅11月份,村里的橘农实现网络销售5万公斤,5斤能卖到30元的好价钱,远销北京、上海,甚至东北地区很多客户都下单前来订购,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其中帮助40多户贫困户销售3万公斤金橘,户均增收达5000元,带动周边乡村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

顶:9 踩:1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3 (4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5 (33次打分)
【已经有34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1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遂川禾源:启用“传化·安心卫生室”
  • 下一篇:李桥生:一家三口的警察情怀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