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幸福“税”月 ——记遂川县国税局肖初生加强业务学习
加强业务学习
■刘祖刚 文/图
有人说: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最不逢时,出生在困难期,读书在文革期,工作在竞岗期,生育在计划期,老了又是二胎期……一句话,就是永远都赶不上趟儿,所以不幸福。
也有人说:简简单单的幸福无处不在。
但就有这样一位60后,好上进、爱生活,一直用热情书写幸福“税”月。他,就是遂川县国税局肖初生。
幸福的始发
1963年12月,肖初生出生在罗霄山脉腹地的大山深处。高中毕业后他报名参军,奔赴云南老山、者阴山战场,1985年,枪林弹雨中火线入党,并荣立三等战功。退伍回乡后,又如愿进入税务局,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第一天起,就发誓要做名合格的税务干部。
肖初生回忆说:“自从参加工作,不断得到同事们的关爱,很多人主动帮助我。走出军营后,根本不懂啥是税收,更不会进企业查账,都是前辈们手把手教会我打算盘、看账本、记分录,毫无保留传授经验、门道。”就这样,他从门外汉成长为税政业务的一名主管。
肖初生总是说,生活在税务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真幸福!
有一件往事让肖初生终生难忘。那年,他被诊断出急性肝炎,县人民医院建议转院治疗。局班子研究准备用新买不到一周的车送他去南昌。当时,局里只有这一台车,有人泼冷水,认为新车送病人晦气。但局长说,不能计较这个,都是同事,一定要送、快送!
每每想起这些点滴,肖初生总心生感慨:“大家这么关心厚爱支持,能不幸福吗?”
幸福一路前行
1996年4月,根据组织安排,肖初生从县局办公室副主任任上,调到了最偏僻、最艰苦的大汾分局任局长。
大汾地处罗霄山脉东侧的深山,有“二省四县五乡镇”之说,辖区国土面积551平方公里,最远的征收点离分局90多公里,是当时吉安市征管范围最大的一个基层分局。这里群山环抱,深沟幽谷,森林茂密,通往辖区的乡间公路沟沟坎坎,乘车如坐“摇篮”,来往的客车既是头班车,也是末班车。分局居住的房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的土坯房,墙体的裂缝就有拳头大小,人均居住面积还不足10平方米。
在这恶劣的条件下,肖初生和分局的八位同事身居陋室,乐在奉献。大伙逐村跑、挨户问,摸乡情、了税情、解民情,短短一个月,硬是走遍辖区5个乡镇、52个行政村、471个自然村的360多户纳税人,记下了厚厚的税情日记。
“最简单的招式做到极致也是绝招。”肖初生曾干过监察、内审、征管、税政、办公室,无论在任何岗位从无怨言,干一行爱一行。2008年1月1日起,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在江西省国税系统全面上线。肖初生克服电脑基础差、年龄偏大等困难,自告奋勇要求参加省局举办的税收执法考核系统模拟培训班,对执法考核子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对56个考核指标106个过错行为进行细心领会,现场求教。
当完学生做老师,从省局回来,肖初生立即理清思路,找准路子。系统正式上线后,他又针对考核指标涉及4大系列17类共26个考核指标82项过错行为的特点,结合工作中容易出现执法差错的16个环节,整理出《小技巧:出现执法过错怎么办?》一文,放在局域网上供同事参照。
CTAIS上线后,肖初生担纲县局综合业务、依法行政等方面工作。在全局努力下,连续13年没有发生一起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案例,也没有发生过税收执法过错行为,没有发生过较大的纳税人投诉事件,没有发生一起税务人员违法违纪案件,纳税人满意率达99.72%,为纳税人挽回损失近1000多万元。他常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知识、技能去服务纳税人,为国聚财,很有幸福的味道。”
幸福没有终点站
2013年,肖初生50岁,按常理不用担当主力。恰逢全省国税系统大规模组织创新项目,考虑到他多岗位历练,经验丰富,局里又让他挑起这副“重担”。从当年起,他牵头负责创建百川纳税人俱乐部等多项改革,先后荣获全市一、二、三等奖。其中2016年的“一人双岗”改革项目更是力拔头筹,获得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的签批,目前已在全省推广。
肖初生说:“在知天命这个年纪,还能在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为国税系统创新贡献力量,得到了组织上与同志们的认可,太幸福了!”
入职以来,肖初生获得了全省税务系统先进个人、依法行政标兵,八次被评为全市国税系统先进工作者,16次被评为年度优秀公务员。
岁月的墙上,晃着一道影,承载着时间的踪迹,背负着历史的留忆;岁月的墙上,隐藏着一首诗,蕴含着心灵的沉寂,流露着灵魂的真谛……屈指算来,到现在,肖初生从事税务工作已32年。变的是从少年青葱到两鬓花白,不变的是心有团火;变的是税收事业的蓬勃,不变的是对本行的执着挚爱;变的是年轮更迭,不变的是入党初心。
肖初生说,其实,幸福真的很简单,幸福真的很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