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自建收藏馆 留住历史文脉
原标题:自建收藏馆留住历史文脉 观遂川民间收藏爱好者的人文情怀
江西吉安网讯(刘祖刚、记者邓丽萍)公元199年建县的遂川,已有1816年历史,珍贵文物非常丰富,但随着岁月的流转,许多满载历史内涵的文物散落民间。如何将民间文物收集起来,挖掘其文化内涵,向后人展示其时代记忆,成了遂川县许多民间收藏爱好者的心头大事。近日,记者在遂川县走访了数个民间收藏馆,浅尝收藏的韵味。
记者向遂川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了解到,近年来,遂川的民办收藏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主要集中展示农耕用具、古玩玉器、蜡黄石、牌匾袖章、民俗文证等。
“这张文革时期的《江西日报》是真迹,我拿宝贝换来的。”在遂川县草林镇的百年老街上,红史收藏馆内,馆主梁小平聊起自己的收藏,如数家珍。梁小平的收藏馆不大,但满眼好东西,从历史久远的牌匾,到革命年代的红袖章、党报党刊,摆满了两间屋子。曾经多年行医,如今却改行干收藏,这位40来岁的中年人坦言就是一个“静”字,沉下心来了解历史,触摸文化脉络。
说话间,梁小平领着记者进了收藏馆里间。墙壁上,挂着各式牌匾,每块都能还原一段历史。橱柜里,珍藏百种实物,遂川的古县基因满溢而出。
在该县黄坑乡周园村,由农家小楼改造而成的农耕民俗馆,时常迎来游客寻踪,这是石磨,那是酒甑,还有锡壶……家长们教得认真,孩子听得仔细。
该馆主人李桂平告诉记者,其父是率部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中将李强,谈及要把家里几间房舍改造成民俗馆,他直言:“现在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真担心这些农具娃娃们不认得啊!”
“动员全民参与,兴办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的博物馆、收藏馆,能展示遂川文化的辉煌成就,告诫子弟艰苦朴素不忘本,对于促进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大有裨益!”对于遂川县民间收藏馆的发展,遂川县博物馆馆长刘兰英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