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遂川“木匠团”勇闯上海市场 已开200多家厂 实现年产值上亿元

热度123票  浏览3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8年10月07日 09:56

遂川人在上海开的家具厂内,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家具。 通讯员张胡刘摄

遂川县枚江乡下湖村是当地有名的“木匠村”,村里七成以上的男人会木匠活。10多年前,一些村民背着木工箱,组团在上海闯市场,生意越做越好,逐渐站稳了脚跟。自网络分销逐渐成为销售的主要方式之后,他们也开始华丽转身。

木匠组团闯市场

20年前,下湖村的村民以种田为主业,木工为副业,住在土坯房里。

如今,该村小洋楼林立,很多人家买了私家车,不少人以多种方式回馈家乡。

1994年,下湖村农家子弟王秋华从重庆建筑设计学院毕业,他来到上海务工,开始逐梦之旅。1999年,王秋华结识了一名做实木家具的外地青年,该青年通过做家具,资产达数百万元,于是王秋华也萌生了做家具生意的念头。

当时,房地产业在上海正兴起,王秋华认为实木家具在当地应有很大的市场。王秋华想到,下湖村百分之七八十的男子都是木工,而且他有好几个亲戚是远近闻名的木匠,如果开家具厂,前景一定不错。

1999年,王秋华申请了贷款,加上自己的存款,在上海闹市区开办了家具厂。尽管只有几个人,用的也是传统的木工工具,由于王秋华为人谦和热情,家具精致美观实用,生意渐渐红火。不到两年时间,工厂规模扩大了两倍,并正式命名为“嘉木坊”,生意越做越大。

2000年,王秋华回到村里,又聘请一些木匠来到上海。一年、两年、三年……越来越多的下湖人来到上海,有的拖家带口,有的邀请朋友而来。在王秋华的示范与帮助下,不少同乡在上海的一些小区开起了实木家具厂。虽然大多是家庭式经营,主要销售对象也是附近居民,但收入不菲。2005年,下湖村民在上海开办了10多家厂,并每年在增加。

家具产业搭上电商快车

随着家具业越来越“跑火”,上海周边的一些木工也开家具厂,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应对原材料价格与店铺租金上涨、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成了下湖村民必须直面的难题。

随着“电子商务”悄然兴起,下湖村的木匠们又看到了机会。王秋华介绍,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商城、天猫等电商发展迅猛,网络分销平台逐渐成了企业最爱。

2007年,大学毕业的下湖村人王英才到上海做家具,由于没有手艺,他只能跑业务,做得步履维艰,他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增加销量。一次网购经历给了王英才启发,他想将家具也放到网上销售。王英才立即行动,约了几个同乡,注册了几个淘宝店铺,不分昼夜工作。不到半年时间,他们接到了上百万元的家具订单,一个厂做不完,就分给多家厂做。不久,其他厂也纷纷效仿,开起家具淘宝店。

淘宝店越做越好,原来的厂房和机器设备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2008年起,不少木匠把厂迁往郊区,扩大规模,聘请更多员工,更新机械设备。

如今,越来越多的下湖村子弟来到上海打拼。另外,此举还调动了遂川其他乡镇的木匠积极性。目前,遂川人在上海已创办200多家家具厂,解决就业1000多人,每年实现产值上亿元。

张胡刘 本报记者 徐黎明

顶:8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 (3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 (30次打分)
【已经有41人表态】
7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遂川开展志愿服务“六进”活动暨万人签名启动仪式
  • 下一篇:遂川西溪多举措促碧水长流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