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唐咏梅:怡情阅读著文章
唐咏梅正在阅读
认识唐咏梅,是在《今日遂川》编辑部。那天,我们正好看到她《阿香表姐》一文,问总编这个唐咏梅是谁?他说:“就在对面的政法委。”就这样,我认识了这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之后,经常看到其发表的美文,一读犹如身临其境,接地气,泥土味浓重。
阅读与创作是生活的动力
唐咏梅出生在距县城近50公里的黄坑乡古洲村大岗背。在中学时代,就阅读了大量文学读物,视野开阔,还参加学校文学社组办的各种作文竞赛,崭露头角,也激发了写作兴趣。
1996年夏,唐咏梅中专毕业,远赴台湾的叔公允诺资助继续求学,参加成人高考后进入大学中文系深造。不幸的是,当年叔公因病去世。她迫于生存压力,只好放弃梦想,9月被分配至乡镇工作,直至2010年4月调到县委政法委。
“回城后,生活相对安稳,工作更有规律,有了可支配的业余时间。”虽未动笔,但一直在阅读和思考。“读完书后,就觉得心里有话要说,有故事想讲给人听。”唐咏梅如是说。她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少年时代想读没读成的书静下心来读,《古文观止》那些跨越数千年仍慷慨激昂、沉郁悲壮、道尽世间冷暖的文字,时时扣动她的心弦。
阅读《战争与和平》,使唐咏梅对人类共同的命运有了深刻的思考与深切的悲悯;读《追忆似水年华》,她认为是迄今为止唯一可与《红楼梦》相媲美的伟大作品。从中,她深刻地领悟到什么是一个文学创作者最可贵的禀赋……
2014年春,唐咏梅在《今日遂川》发表处女作《梧桐花儿开了》。得到时任总编的鼓励和肯定,县内外读者表示了很多期待,让她十分感动,继续接着写。
唐咏梅认为:“想表达,想倾诉,想让人通过文字看到我所思,所见,所爱,所憎。”身为公务员,她从入行始就不喜欢交际应酬,觉得要做真实的自己,过真正想要的生活,文学创作才是生活的动力。
“这些年来,我去农贸市场买菜,会被人称为‘老师’,很高兴,很安慰!”唐咏梅这样说道。这或许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所能得到的最好馈赠,她不想轻易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