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首届文明家庭先进事迹巡礼] 书声飞扬在大山——记遂川县陈清华家庭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89票  浏览1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8年10月07日 09:56

□遂文宣

陈清华,1965年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遂川县大汾中学、下秋教学点、上坳山区教学点教学,2002年至今在石门岭小学教学。

陈清华是一名扎根偏僻山区的普通教师。大汾镇滁州片石门岭教学点离大汾镇约有一个半小时车程,位于镇里最偏僻的山村,一路全是曲折陡峭的盘山公路,夫妻俩在该教学点已有13年,承担起教师、家长和保姆的全部角色,丈夫教书育人,妻子照料学生生活起居。

从1994年陈清华上山任教始,夫妻俩在深山坚守了22年,期间还在下秋、上坳山区教学点呆过。而今,石门岭小学通上了盘山公路,建了新的教学楼。在路未修通、学校尚未翻修前,山里条件异常艰苦。据陈清华介绍,那时由于交通不便,买东西很困难,学生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都必须用扁担挑上山,吃的也都是些干菜,常常好几个月吃不上肉。教学点的房子都是破旧的危房,冬天,山里滴水成冰,寒风透进裂缝,夫妻俩都要提前补好裂缝,半夜起来给学生盖被子,以免冻坏学生。

问及为何能在深山坚守20多年时,陈清华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句“教师不愿来如此偏远的山里教书,自己又不能丢下学生不管”的质朴话语。1987年,陈清华参加教育工作后,先在大汾中学工作了5年,当听说偏远的山区缺少老师时,他毅然决定进山任教。那时妻子古陆英经营一家服装店,收入颇丰,但考虑到家庭团圆和丈夫独自在深山一人支撑学校的不易,还是带着3岁的女儿陈欢欢一同进山,帮助丈夫分担重担。

尽管艰苦,但他依然多次谢绝领导要调他去县城小学执教的好意。笔者问他,为什么别人总是想方设法往山外调,而你总是一站比一站远地往深山里钻?他笑了笑:“我走了,山区里的孩子怎么办?要让他们改变命运走出深山,我就必须留在深山!”

弃小家为大家,将爱撒满大山。陈清华不仅赢得了山区人民的称赞,他也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教师的全部含义。如今,女儿也已成年,受父亲的影响,也投身到教育事业中,目前在大汾中心完小任教,夫妻二人都在石门岭小学任教,全家人都在为了祖国的花朵而贡献。就是这样一个家庭,今年荣获了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顶:4 踩: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 (2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2 (27次打分)
【已经有27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遂川美食游引来八方客
  • 下一篇:已是旧貌换新颜——遂川大汾镇创新集镇管理模式记事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