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相伴夫妻情 遂川钻石婚夫妇践行“与子偕老”
袁为梅推着老伴在公园散步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有这样一对整整走过60年的钻石婚老人,妻子中风七年,丈夫不离不弃,始终相依相伴。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激情澎湃,他们用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构筑起日常的生活,诠释着爱情的真谛。
妻子偏瘫 丈夫不离
每天上午八点多,家住遂川县泉江镇云岗村的79岁老人袁为梅,总要推着同龄的老伴曾招仁,步行到2公里外的龙泉公园去锻炼。这个时候,袁为梅弓着背,艰难地搀扶着瘦弱的老伴,一步一步、一趟一趟地来回走着、练着。累了,老人用肩膀扛、用手腕搀扶老伴坐上轮椅,推向公园的长椅边休息,听一群休闲的老人唠嗑,谈论家长里短。
1956年,袁为梅和曾招仁结婚了。婚后不久,由于袁为梅工作踏实肯干,很快被提名当选为村书记,并光荣地加入共产党,这一干就是33年。在大家眼里,袁为梅是公认的好干部、好党员、好丈夫。曾招仁相夫教子,一心支持丈夫的工作,种田栽菜,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洗衣做饭,生活过得平静而幸福。为减轻子女的负担,七十多岁身体硬朗的两夫妻仍在耕作劳动。
2011年的一天,袁为梅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去田里干活,曾招仁在村子的小河洗完衣服回家,刚踏进家门突然摔趴在门槛上昏迷。路过的村民从田里找回袁为梅,随后将曾招仁送往医院。经检查,老伴为心脏病引起的中风偏瘫。在医院治疗的二十多天,袁为梅寸步不离,悉心照顾,曾招仁才慢慢康复出院。俗话说:“七分运动,三分药疗。”此后的每天早上,袁为梅做好饭,用大纱布捆住老伴的腰,一手提纱布,一手搀扶,围着大厅的八仙桌学走路。曾经里里外外一把好手的曾招仁心情低落。看着毅志消沉的老伴,袁为梅坚定地说:“人活着就好,少年夫妻老来伴,我就是你今生的拐杖!”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自从老伴中风偏瘫后,袁为梅没再种田,只栽种些蔬菜,平时隔两天买三块钱的瘦肉炖汤喂给老伴吃,自己只吃一些自种的青菜。以前在农村从事体力劳动的袁为梅一家,早上习惯吃饭,自从老伴患病,喜欢上吃稀饭,老人每天熬小米粥。
为节省开支,袁为梅用从路边、田野拾来的柴草烧火,用小饭甑蒸饭。每天上午,袁为梅洗衣做饭,收拾打扫干净后,搀扶老伴坐上轮椅去锻炼身体。中午吃过饭,安顿好老伴休息,袁为梅赶紧去菜地里干活。老人没有手机,却如生物钟掐准时间,干完活回家,搀扶老伴如厕。下午搀扶她在村里小道上来回锻炼走路。六年来,袁为梅老人原本挺直的背也驼成一个弓形,老伴曾招仁的身上却干干净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古往今来被人们当作遥不可及的目标去追求的爱情理想,就这样在一位79岁老人的身上完美地呈现出来。他用日常中的点点滴滴,朴实无华地诠释着“丈夫”二个字的深刻内涵。不论病痛还是苦难,不离不弃,一直相伴相守,没有风花雪月,却是人世间至深之爱。■肖遂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