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徽在深山里闪光——记遂川五指峰林场护林员、共产党员黄晓斌
□本报记者颜茜
1993年7月,刚刚高中毕业的黄晓斌进入遂川县五指峰林场五指峰分场和平工区工作,一干就是23年。23年来,黄晓斌面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诱惑,不浮躁,不怨艾,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面对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不气馁,不退缩,吃尽苦头,任劳任怨;面对家庭和事业的选择,顾大家,舍小家,坚持不懈,无怨无悔。他连年被评为全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林员和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还被县委授予“我身边的好干部”光荣称号,2015年被县委评为遂川县“遵纪守规”十佳模范党员。在众多的荣誉面前,黄晓斌不骄不躁,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与忠诚。
信念坚定,牢记党的宗旨
坚守山林期间,黄晓斌从未间断过对党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他认真学习《森林法》《实施细则》《森林防火条例》等,还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白天巡山护林,夜里进行学习,已成为了他的生活规律,几年间记下了18本20余万字笔记和体会。23年来,黄晓斌经历了一次次金钱诱惑,他从没有动心,没有用半根木头做人情。不仅如此,他还先后参与扑火29次,制止盗砍盗伐55次,挽回国家财产损失20余万元。他在日记中写道:“人在山上,党的宗旨在心,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爱岗敬业,心系万亩山林
黄晓斌责任心强,把国有森林资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为了万亩山林的安全,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平时,他都坚持每天从7时多开始巡山,14时左右回住处做饭,有时路程较远就干脆带上饭菜或干粮,直接在山上吃。冬天吃冷饭冷菜,夏天饭菜变味是常事。林场每年分发一套衣服、一双鞋、一个水壶、一个手电筒、一只挎包、一只钢盔,这对于巡山“上瘾”的黄晓斌来说,根本不够。他经常在网上淘便宜又耐用的解放鞋,即便是最耐磨的解放鞋,他每年都要买上好几双,每双鞋子都是补了再补,直到无法再穿才会扔掉。23年来,一座座山头洒满了他辛勤的汗水,一条条林间小路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护林员,就要爱岗敬业,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勇于吃苦,甘洒青春热血
在林区,很多地方的小路都被杂草覆盖,行走起来十分艰难,也很容易发生危险。2011年7月的一天,黄晓斌在巡视牛舌窝林区时不慎摔伤了脚,整整缝了7针,伤及骨头,在医院住了大半个月,场领导特批他多休几天病假,好好在家调养身体,可一出院,他又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
3年来,黄晓斌独自居住在简易工棚内,这是一个附近没有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时有时无的破旧老宅,摩托车都无法抵达,只能靠双脚走上一个半小时才能抵达。即使是如此艰苦的环境,黄晓斌也没有抱怨、没有懈怠,依旧用他赤诚的心,守护着1.1万亩国家林场,守卫着国家资源不被流失。组织上曾多次考虑给他换个轻松的工作岗位,他却说这里的山林需要他。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作为一线护林员,就要勇于吃苦,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23年,对黄晓斌来说,正是人生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段”,他却默默守护着万亩山林,洒下青春热血,把爱献给了大山,把自己融入了大山,只为一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