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以真心换真情———记峡江仁和镇彭家村第一书记曾庆龙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69票  浏览3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7年6月20日 08:00

□本报记者 刘丽萍

“这里交通不便,但民风淳朴;这里条件艰苦,但放眼皆绿。”市总工会派驻峡江县仁和镇彭家村第一书记曾庆龙初到彭家时写道。驻村以来,他翻山越岭、走家串户,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第一书记的使命和担当。

一个两年为期的约定

盛夏的彭家,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虽然是高温酷暑,曾庆龙却没有窝在办公室里吹空调,而是惦记着贫困户胡金根家山上的那几亩农田。

胡金根媳妇在县城务工,他一人在山上种了3亩田。可他身体不好,曾庆龙担心会误了收割时辰,所以,收割季节一到,他当即和村干部一道带上镰刀去帮忙割稻子。

还有一次,胡金根骑电动车摔跤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曾庆龙。一个电话拨过去,曾庆龙立即赶往事发地点,将胡金根送去乡镇卫生院住了4天院。

一点一滴的帮扶,让胡金根心怀感恩。一天,胡金根听人说,曾书记是来镀金的,打个转就要回去,城里人哪吃得了农村这个苦……胡金根听后和人大吵一架,当天还找曾庆龙问明情况。

曾庆龙感动不已,说道:“老胡,我不走,我也是农家子弟,从农村到城市,现在又回农村。我要看到你们脱贫致富,安居乐业。再说市里派我来都是两年一待,你放心。”就这样,他们约定:两年为期,不离不弃。

一次心与心的沟通

生猪污染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危旧土坯房拆除、安置房建设……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无不牵动着曾庆龙的心。

驻村不久,县里开展了生猪污染整治,曾庆龙同村干部利用两天时间跑遍全村,摸清了生猪养殖场及生猪存栏数。经调查研究后,决定从农户严艳武家开始拆除。

如意料中的一样,严艳武不同意拆除,理由是家庭困难,就指望这100来头猪过日子;在经过耐心沟通后,严艳武爽快地答应了:“这栏生猪只要出栏了,你们随时来拆。”

严艳武读过高中,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只是儿子身体一直不好,经济困难没有门路才开始养猪,但他也想保住家乡的青山绿水。

以心换心,方得真心。再后来,一路绿灯,生猪场基本拆除干净。接下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危旧土坯房拆除,曾庆龙和村干部一起攻坚克难,一手抓政策宣讲、一手抓村规民约,实行乡风文明积分制。对带头拆除土坯房的、带头拆除生猪养殖场的、带头搞好家庭环境卫生的农户给予积分奖励,年底统一兑现物资奖励。对经济困难的农户在低保评选时优先考虑。

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如何斩断穷根,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外出学习取经,结合市、县主推的富民产业,曾庆龙与村干部一起商定实施“六个一”富民工程,吸纳了95户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即“每户建设一个小型光伏发电站”,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种好“一片烟”,成立烟叶合作社,在湖头、山西、劳头村小组,种植烟叶250亩;培育“一株药”,成立中药材合作社,种植枳壳、钩藤、元胡等中药材220亩;栽成“一块林”,成立油茶合作社,流转湖头村旱地120亩,与朱家村油茶林连片,建成近200亩的油茶基地;养殖“一只鸡”,成立山鸡合作社,养殖七彩山鸡5000只;输送“一个人”,建立彭家村贫困人口富余劳动力台账,推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1人进入忠信玩具、樱喜电器、日圣科技等企业务工。

如今,彭家村脱贫致富有路子,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3700元。“彭家村的贫困户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变,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面貌焕然一新。”彭家村村民如是说。

顶:8 踩:1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4 (5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3 (47次打分)
【已经有48人表态】
9票
感动 感动
9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峡江严控谢师宴升学宴
  • 下一篇:峡江启动投资最大旅游项目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