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峡江新型职业农民扫描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77票  浏览3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7年6月20日 08:00

□陈福平、何冰、戴伟

近年来,峡江县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重点培育对象,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依靠新理念、新技能、新思维、新视野种养发家,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如今在峡江,不断壮大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石玉莲:从普通农妇到“农民一姐”

翠绿的稻田上空,伴随着轻轻的嗡鸣声,两架无人机在低空来回盘旋,细密的药液喷雾通过360度旋转的喷头,均匀地喷洒到稻田里面……5月2日,在峡江县金坪民族乡朝阳村的一片稻田里,石玉莲操纵着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4年前,石玉莲还只是个“一事无成”的农村妇女,因为做啥啥不成,她甚至被冠上不务正业的帽子。这个越不被看好越不服输的女子,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与拼劲,成为了峡江当地响当当的“农民一姐”。

石玉莲高中毕业后,养过蛇,办过蛇酒厂,也种过果树和中药材,还尝试过林下养鸡,但均告失败。2012年,年近40岁的石玉莲报考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并顺利进入江西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毕业后,她陆续在峡江、吉水、吉安县、青原区承包土地,积极推动水稻科学施药、测土配方施肥、“三控施肥”等新技术,并相继获得成功。从几年前种10多亩“自留地”到如今“跨乡出县”种植水稻2000多亩,石玉莲全部实行机械化生产和科学管理,年纯收入达100多万元。一人富不算富,石玉莲联合74户乡亲组建了峡江县金坪民族乡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胡建庆:小瓜果“长”出大效益

“我这个西瓜采用了‘西瓜靠接+插接改良’技术,不但抗病性强,成活率高,而且成熟早,错开了西瓜扎推上市的时间,价格当然更好了。”5月4日,看着日渐长大的西瓜,胡建庆高兴地说。近年来,胡建庆凭着过硬的西瓜嫁接和种植技术,每年收入达40万元。

胡建庆的成功背后也有挫折。近些年,因长期重茬种植,枯萎病严重,他和其他西瓜种植户一样年年亏本。一次,听说西瓜嫁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西瓜的品质,还可以提高瓜苗期的抗病力,于是他潜心做起了西瓜与葫芦嫁接试验,终于研发出“西瓜靠接+插接改良法”,成为当地有名的西瓜苗嫁接大户。

“嫁接西瓜”让胡建庆名声大振,他和几户瓜农组建了新天庆果业合作社,不仅传授西瓜嫁接技术,还将西瓜种植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农户增至30多户,合作社种植的300亩嫁接西瓜,亩产超过6000元,户均纯收入超过9万元。

毛艳宝:返乡创业带富乡邻

毛艳宝是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峡江县金江乡宝丰蔬菜专业带头人。2012年从江西九江财经大学会计系毕业的他,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和回报家乡的决心,放弃在大城市稳定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开始种植大棚蔬菜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毛艳宝得到了10万元的小额无息创业贷款支持,在金江乡流转200余亩土地种植大棚辣椒,并吸引当地菜农成立了宝丰蔬菜专业合作社。隔行如隔山。毛艳宝学的是会计专业,但他满怀创业激情,天天钻大棚、学技术。为攻克大棚蔬菜不能连作的难题,他经常去市里、省里请教农技专家,并买来大棚种植技术的书籍,潜心钻研,终于研究出了复合微生物菌施肥技术,促进了大棚蔬菜增产增收。

如今,宝丰蔬菜基地的大棚辣椒已连作5茬,亩产量保持在1万公斤左右,亩产值达2万余元。大棚蔬菜连作的成功,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吸引了更多的菜农加入到合作社。目前,宝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面积达1300多亩,带动359户社员走上了富裕路。

顶:11 踩:1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6 (4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1 (53次打分)
【已经有53人表态】
11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10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6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峡江社保开通预约上门服务
  • 下一篇:峡江重拳整治扬尘污染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