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峡江县叶杰:返乡创业 风生水起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吉安晚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220票  浏览3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7年6月20日 08:00

叶杰(中)正在百花园指导员工修剪花卉

“为什么我眼含热泪,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江西中农锦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杰,怀着对这片热土的无比眷恋和对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两次外出打拼,两次返乡创业,把先进的现代农业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带到当地,带动家乡农民增收致富,用一颗赤子之心,书写着一位农民儿子的责任与担当。

返乡创业受挫血本无归

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短发微卷……江西中农锦平公司董事长叶杰给人一种朴实干练的感觉。在农业示范园见到叶杰时,他正在基地查看哈密瓜的生长情况。今年基地试种的90亩哈密瓜喜获丰收,亩产可达2500公斤,而且价格不错。这让瓜农曾国生喜上眉梢。

曾国生以前在浙江搞水果批发,看到外面水果种植的火热场面,心痒痒的他决定回乡自己种些家里没有的水果,但苦于资金不足,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都要花好多钱。得知农业示范园有现成的土地、大棚,便与中农锦平公司合作种植哈密瓜。

这让叶杰想起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叶杰出生于1975年,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那时农村种田,那才叫苦!一根根地种,一根根地收,除了耕田是用牛,其他全靠人工,一年到头起早贪黑,除了口粮,挣不到几个钱。”叶杰的描述,引起在场同龄人的共鸣。

“我得到外面去闯,看看人家是怎么种地的!”1992年,初中毕业的他逃也似地离开了家乡吉水醪桥。起初,他跟随吉安的一个亲戚在北京贩菜,从各基地收购蔬菜运回城里,再送到各菜场、酒店。1995年,叶杰开始单干,自己注册了一个经营部,让叶杰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期间,他还到北京锦绣大地农业公司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看多了北京城郊农民靠一亩两亩地精耕细作种菜发财,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人多地广,为何不能搞农业种养致富呢?当时,他对农业种植充满憧憬。2003年,他带着从北京赚到的400万元回到了家乡,准备大干一场。

没有种植、管理经验,没考虑当地消费水平,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叶杰,凭着一身闯劲,带领一帮亲戚朋友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租土地,盖大棚,请民工,五年时间,他陆陆续续投入了500多万元,种的都是一些有营养但价格高的反季节蔬菜。但因为管理不到位,技术不过硬,销售不畅通,最后,叶杰赔了个血本无归,还欠了100多万元债。

“催债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人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回想起当初的情形,叶杰一直摇头,“不过这次创业经历,也让我花钱买了教训。”他懂得了,做农业有前途,但光靠热情不行,必须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农业新技术作保障,还得转变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畅通销售渠道。

顶:9 踩:1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5 (6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7 (64次打分)
【已经有67人表态】
12票
感动 感动
10票
路过 路过
10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8票
搞笑 搞笑
6票
愤怒 愤怒
7票
无聊 无聊
8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峡江高标准打造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 下一篇:降成本 创特色 促提升 峡江民办公助缓解学前教育“入园难”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