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梦想在坚守中绽放 泰和华盖双狮舞艰辛传承路小记

热度101票  浏览2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7月08日 20:12

■本报记者严爱群、李琳/文 郭弘毅/图

华盖山双狮舞表演

在白鹭洲书院演出现场

2月20日,一场精彩纷呈的“灯谜竞猜闹元宵”民俗活动为猴年春节画上了完美句号。作为吉安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元宵庆祝活动,白鹭洲书院广场前,原汁原味的非遗项目展演给广大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泰和华盖双狮舞表演团队一出场就赢得满堂喝彩。本报记者在采访该团队时,却意外获悉“华盖双狮舞”鲜为人知的艰辛传承路。

惊艳 “华盖双狮舞”赢得满堂彩

当天上午,白鹭洲书院广场,“华盖双狮舞”是人气最高的非遗展演项目,吸引了上千市民围观喝彩。泰和“华盖双狮舞”共有5人参加表演,一名引狮者和一雌一雄两头狮子。引狮者装扮成一名“武士”,每头狮子则由两人共同扮演,一人站立挥舞狮头,一人弯腰舞动狮身和狮尾。舞狮人上披狮被,下着与狮身相同毛色的狮裤和金爪蹄靴,造型酷似真狮。狮头上缀红结者为雄狮,缀绿结者为雌狮。两只“狮子”形神毕至,惟妙惟肖。只见一只“狮子”微微俯下身,另一只“狮子”便一跃而起,从它的背上跳过,这一动作引得观众掌声阵阵,喝彩不断,人群中不时发出啧啧称叹。11岁的宋景怡和家人挤在人群中看得聚精会神,“两只狮子活灵活现的,太神气了!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看舞狮表演,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庐陵文化的博大精深。”

敬佩 舞狮队员平均年龄55岁

十多分钟的表演刚结束,记者在人群中很快找到正在休息的舞狮队领队肖章材和队员肖闰发、肖塘铭、肖法堦、肖塘锌。今年65岁的肖章材是泰和“华盖双狮舞”的非遗传承人。肖章材告诉记者,他们都是来自泰和县万合镇华盖山的农民,平均年龄已有55岁了,其中肖闰发71岁、肖塘铭52岁、肖法堦55岁、肖塘锌58岁。

华盖山历来有舞狮的传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为了将“华盖双狮舞”这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年轻的时候,村里的所有男孩要学舞狮。肖章材从13岁学拳术,18岁的时候开始学舞狮,谁知一接触到舞狮,他便深深爱上了这门技艺,并且一干就是47年。“刚学习舞狮的那两年里,天天都要训练,特别辛苦。表演中,有许多高难度的动作,例如狮子要爬上三张桌子,危险系数比较大,几十年来,已经记不清受过多少次伤了。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是从桌上摔下来,把脚摔脱臼了。”讲起学艺历程,肖章材颇有感触。

经过艰苦、严格的学习和训练,他和身边的4名队友脱颖而出,成为了“华盖双狮舞”表演队的队员。2013年,“华盖双狮舞”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肖章材也成为非遗传承人。

传承 免费传授小徒弟舞狮技艺

守得云开见明月。2013年,“华盖双狮舞”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表演队终于有了自己的经费,肖章材作为第22代传人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肖章材和老队员心里仍然不免担忧,随着队员们年龄一天天增大,体力日渐衰退,周边的年轻人不是忙于学习就是外出务工,愿意潜心学习“华盖双狮舞”的日渐稀少,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地传承并发扬光大。

对于未来,肖章材心里也已有了自己规划,从2015年起,他自发到泰和县万合中心小学担任校外老师,免费带了一帮“小徒弟”传授“华盖双狮舞”表演。小徒弟们在泰和县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获得满堂喝彩。

“最苦的日子熬过去了,如今有了经费,有了接班人,我们打算走出吉安、走出江西,到全国各地去演出,让全国人民都能目睹‘华盖双狮舞’的风采,并争取‘华盖双狮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肖章材和队员们对泰和“华盖双狮舞”的明天充满希望。

据了解,“华盖双狮舞”起源于1277年8月。庐陵先贤、南宋状元、民族英雄文天祥率领勤王义军在泰和县万和镇组织了一场异常惨烈的抗元战役,史称“华盖山之役”。华盖山脚的田段村青年也投入到这场战斗之中。田段村父老乡亲特意编创了狮舞,上山慰劳全体抗元战士,并将这一节目保留至今,每到春节狮舞祝寿、祈福消灾,并纪念华盖山之战。人们将这一舞蹈称为“华盖山双狮舞”,集文狮、武狮之所长,表演细腻、诙谐而又不失惊险。

坚守 20年自掏腰包付工资

采访中,队员们向记者感慨:“现在条件好了。最苦的时候,我们大热天在外面演出,连一口水都没得喝。”原来,“华盖双狮舞”的传承背后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在“华盖双狮舞”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之前数十年间,舞狮队几乎没有任何经费来源,队员们逐渐失去了坚持的动力和信心。眼看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技艺日渐凋零,舞狮队外出表演难以支撑,作为领队的肖章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为了凝聚团队力量,将“华盖双狮舞”继续传承,肖章材咬牙决定,每年自掏腰包3000元钱来发放演员的工资。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3000元的支出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并不轻松。他的做法不仅遭到妻子的强烈反对,亲朋好友也对此不理解,原来肖章材有6个孩子要抚养,生活已是非常艰苦。可宁愿被家人责骂、亲朋不解,肖章材从未放弃自己的决定。“那时候我跟妻子说,不要家里一分钱,我自己赚钱承担这笔费用。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下去。”凭借着一身跌打损伤的好手艺,肖章材坚持为舞狮队队员垫付工资。这一付,就是整整20年。

队员们都被肖章材的坚持深深感动,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与义务,即便境况捉襟见肘到连表演服装都无钱添置时,队员们都没有离开,这支“华盖双狮舞”表演队才得以传承至今。

顶:4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6 (3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61 (31次打分)
【已经有28人表态】
7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2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泰和23岁女子独自撑起风雨飘摇的家
  • 下一篇:泰和“第一书记”田野深山博风流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