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泰和“第一书记”田野深山博风流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03票  浏览1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7月08日 20:12

扬优势拓新源 掘穷根筑富路 泰和“第一书记”田野深山博风流

泰和讯(刘国卿、梁生斌)在深山,在田野;在村头巷尾,在百姓家中;在扶贫路上,在项目现场。泰和县选派的第一书记带着使命,带着浓情,把党的声音传到了千家万户。截至目前,泰和县的“第一书记”共为选派村(社区)办好事实事200余件,争取帮扶和项目资金800余万元,协助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帮助670户贫困户甩帽脱贫奔富路。

给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是泰和县精准扶贫的实招之一。自2015年7月起,该县围绕“选好书记抓党建,党建引领助扶贫”的思路,选派58名优秀后备干部到全县31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和29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

该县将“第一书记”和党建工程品牌“田园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利用党建微信平台“田园先锋”晒成绩、秀清单。县委组织部定期公布“第一书记”在村里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推出各自的“治村招数”,并要求“第一书记”定期集中开展述职。“第一书记”们争先恐后扬优势,和村两委班子通力合作引资源。去年以来,“第一书记”们共争取帮扶和项目资金800余万元。

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到位,该县首先组织力量摸排贫困村的穷根所在,然后结合“第一书记”的特长优势精准安排到村(社区)。同时,要求“第一书记”到村后要及时协助村“两委”拿出发展规划。为加快禾市镇丰垅村甩帽脱贫步伐,“第一书记”借助省委政法委定点帮扶的契机,及时拿出了建设富裕丰垅、平安丰垅、秀美丰垅、幸福丰垅的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书记”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走访调研,摸民情把实脉,排查穷困落后根源,确保精准把脉有的放矢。要想富先修路。黄坊村“第一书记”周晴积极向上争取资金68万元重修了庵背桥,解决了村里2300多村民的出行生产难题。石壁村“第一书记”肖云宾利用村里留守人员多、竹资源丰富的实际,通过自身人脉资源引来竹制品加工项目,一期投资580多万元,解决近80名留守人员就业。高垅村“第一书记”肖龙通过摸排调查发现汤陂渠严重影响生产发展,便利用自身优势争取项目资金10万余元,解决了村中700余亩农田的灌溉难题。

为确保精准扶贫更精准,在“第一书记”项颂的带动下,沔口村进一步发展壮大淮山薯产业,成立了以“田教授”高功铭为核心的淮山薯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淮山薯200亩,产值超200万元。据初步统计,“第一书记”们共发动“田教授”送技上门服务537人次,开展集中培训221次,开展基地教学213次,带动群众发展井冈蜜柚、油茶、肉牛、生猪等种养产业。

为帮助村里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黄坊村“第一书记”周晴在春节走访期间把烟稻轮作的思想向村民进行了再“渗透”,并确立由种烟能手刘贤煜担任技术指导,今年该村烟叶种植面积将达300亩。北溪村“第一书记”袁茨萍引进泥鳅养殖产业助脱贫,预计村民人均可实现增收2000余元。

为进一步鼓励“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奉献基层,该县要求他们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和原单位工作脱钩。同时,出台奖励年度考核合格、优秀的“第一书记”等政策。“第一书记”干事创业激情迸发。去年以来,该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就启动新建或改建12个,组建“田教授”服务队58支。

顶:8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1 (2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5 (31次打分)
【已经有31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梦想在坚守中绽放 泰和华盖双狮舞艰辛传承路小记
  • 下一篇:一肩扛起“两个家” 记泰和禾市村民张茂琴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