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孙刘根:将“国饮”向“国药”转变的领头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江西日报   发布者:陈力
热度87票  浏览1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22日 16:05

本报记者 宋思嘉

从小生活在南昌的孙刘根,说一口地道的南昌话,响亮而有劲。

就是这样一位在南昌长大,看似与“国饮”和“国药”无缘的农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投入科研经费2亿多元,应用现代高新技术,从绿茶中提取出能转化为单味天然绿色药物的元素――“中药茶色素”,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推动茶叶由“国饮”向“国药”的转变,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国药准字号批准文号、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孙刘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科研成果20多项,成为中国“茶色素”专利技术发明人。

“应用绿色健康经济,振兴‘国药’,造福人民,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的追求。”近日,已经是江西省绿色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的孙刘根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孙刘根创办了南昌洪骛名茶开发公司,率先开发了中国传统名茶“珠兰茶精”等多种包装茶,创中国茶叶小包装先河,产品获得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畅销国内外,成为全国第一个“贸工农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企业”。

孙刘根开发小包装茶获得成功后,敏锐地将目光盯到了将“国饮”向“国药”转变上。他发现,全国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导致老百姓医药费支出高。于是,孙刘根将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于深度开发茶叶,从茶叶提取原料研发治疗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茶色素”胶囊。

目标一定下,孙刘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动“国饮”向“国药”转变的研发中。在茶叶生产基地,他与茶农琢磨从哪种茶叶中提取原料研发“茶色素”胶囊;在实验室,他一次次地试验。十年磨一剑,“茶色素”胶囊终于获得了成功。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这一创新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02年,“茶色素”胶囊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科技推广工程,投放市场20多年来,“茶色素”胶囊赢得了患者的普遍认可。

今年,孙刘根又迈开了大力发展健康大产业的新步伐:走“企业+合作社+茶农”新路,将大批夏茶、秋茶等用来生产“茶色素”胶囊,提升茶叶附加值,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开发系列元素茶茶品,打造元素茶品牌。

将成绩写在发展绿色健康产业和造福人民生命健康上,这就是孙刘根的“振兴中国民族医药,造福人类生命健康”的爱国情。

顶:4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 (2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3 (26次打分)
【已经有28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江西开展惠民“一卡通”专项治理
  • 下一篇:新余探索市场免罚清单制度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