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峡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如火如荼

热度205票  浏览5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12月05日 14:20

培育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环境

峡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如火如荼

峡江讯(邹清华)日前,已获省级园林城市的峡江县又亮出一组最新的数据:县城建成区现有绿地面积196.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8.2%,绿地率45.5%,公共绿地面积38.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2平方米……这一系列指标都是朝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方向努力的结果。如今,该县整个城区仿佛掩映在森林中,正是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该县为给百姓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紧紧围绕生态文化、生态环境两个森林城市创建的核心点做工作,创品牌。为培育生态文化,引导全民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共同理想,该县在巩固和拓展生态文化阵地上下功夫,通过电视、报纸、简报、文件、标语、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创建森林城市的目的、意义和相关科普知识;在全县各中小学全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制教育课程,加强对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知识培训,大力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建设一批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其中投资1500多万元兴建了面积为320亩百花湿地公园,园内山相映、林木繁茂,曲径通幽,是市民休闲游憩、晨练夕舞的好去处;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节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植树认养活动;在全县倡导节水、节能、节材和选用绿色食品、环保产品等绿色消费行为,组织义务植树造林、环保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在各地形成热爱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同时,该县为宣传森林城市创建成效,繁荣生态文化创作,先后在峡江电视台、《今日峡江》等媒体上开辟生态文化专栏,报道创建森林城市活动的重大事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刊载生态文化书画、摄影、文学作品等,全面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从而引导了10万余群众主动参与森林城市创建。

如何建设生态环境?该县以“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为契机,在城区、通道、乡村等地做文章,四年来累计投入各类造林资金8.712亿元,完成造林面积22.0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城区绿化中,该县始终坚持以乔木树种为主,注重由园林化向森林化转变,绿地面积中乔木绿化率达85%,主要街道胸径15cm以上乔木树种在6排以上,城区种植胸径10cm以上乔木树种共23万株,人均乔木数量11株;在绿化树种选择上,突出以本土树种如樟树、杜英、玉兰科树种为主;在布局上尽量保持自然化、原始化的森林群落结构。

针对赣粤高速、京九铁路、105国道3条交通大动脉平行穿境而过,省道、县乡道、河道四通八达,各类通道总里程达450余公里的现状,该县按照政府主导、统一标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所有通道进行了绿化和提升,境内通道绿化率达96%。据了解,仅对赣粤高速、105国道、高速连接线、峡虹线等骨干通道,该县就通过招标、邀标的方式先后实施了重点绿化工程26个,绿化和提升里程达85.45公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峡江通道绿化”模式。

在乡村绿化中,该县按照分类区划、分批推进、先易后难、统筹安排的原则,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移民新村建设、庭院经济扶持、农村“一事一议”工程、美丽乡村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乡村绿化工作,使全县乡村绿化率达到35%。如今,毛坝新村、蒋沙移民新村、大屋仔村、幸福村等一批高品位、高层次绿化新农村成为绿化典范,其中大屋仔村还被授予“2012年全省森林村庄”称号。

TAG: 国家 江西 讲话 聚焦 媒体 森林 十大 峡江 项目 中国 主持
顶:13 踩:1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4 (6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7 (56次打分)
【已经有57人表态】
14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8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6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6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240个小时告捷 峡江“101”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
  • 下一篇:姚亚平考察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工程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