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幸福民生"防火墙"——泰和"温暖"工程暖民心
筑起幸福民生的“防火墙”
——泰和“温暖”工程暖民心
万合镇养老院医生在为老人量血压
新建的禾市镇中心养老院
■黄从周、郭海涛、本报记者罗仁瑾文/图
近年来,泰和县从健全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机制入手,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扶贫帮困、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实施了爱民、惠民、扶民的“温暖”工程。
应保尽保暖民心
在苏溪镇上彭村,两位刘姓低保户,一个叫刘老大、一个叫刘老二。前些年,刘老大家庭困难,享受了低保;刘老二家庭相比之下较好,没享受到低保。
这几年,泰和县推行应保尽保。今年,刘老大爱人身体好了,家庭收入多了,今年3月退了保;而刘老二生活困难,名字上了“低保公示榜”。虽然退了低保,但是见了记者,刘老大却很高兴:“我致富了,不吃低保了,光荣。”而刘老二也说:“应保尽保,我舒心。”
泰和县民政局在实施城乡低保工作中,对享受低保对象进行张榜公布,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接受群众监督。上门入户调查,对列入回访对象进行重点核实,其中城市低保回访对象18户43人;农村低保回访对象99户224人。通过低保年审工作,全县共取消城市低保对象76户199人,农村低保177户493人,新增城市低保13户22人,农村低保396户720人。
医疗救助解燃眉
万合镇坪上村3组村民蒋生兰,患风湿性心脏病多年,去年五月在南昌动手术,医疗费6万多元。然而,祸不单行,术后 并发症,得了脑血栓中风。本来不多的积蓄用光了,蒋生兰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这时,乡民政所吴所长打来电话,县医保报销的3.1万元、县民政局的大病医疗补助2万元、临时医疗救助0.5万元,都已经汇到刘献标的账号。刘献标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要不是这些救助政策解了燃眉之急,估计老伴已经不在了。”现在,蒋生兰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刘献标种的庄稼也多了, 水稻、竹篙薯、车前子,经济状况慢慢好转。
今年以来,泰和县城市医疗住院救助929人次,累计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金227.38万元;农村医疗住院救助3368人次,发放农村医疗救助金1051.25万元;资助参保6385人,资助患尿毒症困难群众免费血透1365人次,9.32万元。
敬老院里办婚礼
2010年9月,老营盘镇光荣院杨礼玉与邱祥凤两位老人都已经年过古稀,因多年在光荣院一起生活,双方产生爱慕之情,自愿结为夫妻。光荣院里为他俩举行了结婚仪式,操办了酒席。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两位老人结婚一周年、二周年的日子,老营盘光荣院都要加餐,添菜喝酒,祝贺老人夫妻和顺,相爱如初,越活越年轻。
泰和县的敬老院、光荣院是老人们的乐园。今年,泰和县先后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大幅改善了敬老院硬件设施,新建了马市、水槎、上模等乡镇敬老院,续建和扩建了塘洲、冠朝镇敬老院,改造了禾市、苏溪、沿溪、中龙等乡镇敬老院,新增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新增床位160张。各乡镇敬老院设立了医务室,为院民每年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通过笔试、面试、综合考察,共录用敬老院院长23名、会计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