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打造政银企零距离合作平台
政府牵线当“红娘” 银企对接求“双赢”
青原讯(彭生苟)10月19日,青原区召开政银企对接工作会议。会上,农商行青原支行、建行青原支行等8家银行与区内16家企业现场签订了融资协议,签约总金额达2.8亿元。近年来,该区坚持“政府搭台、银企唱戏、诚信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政府出面搭台,实现政银企零距离接触,推动地方经济、金融机构和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共赢,合力推动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完善银行机构。青原区金融业,建区时仅有几个没有独立放贷权的银行代办点,现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中国邮储银行均设立了青原支行;农村信用社成功改制为农商行,并设立青原和值夏两家支行;九江银行和赣州银行两家地方银行即将入驻,目前已确定办公用房,网点正在装修,预计年底可以正式入驻;同时,引进建立了吉安市 青原区新庐陵小额贷款公司,正在筹建吉安市金石道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了区佳信担保公司和江西省担保公司青原分公司两家担保公司,今年还将佳信担保公司的注册基本金由5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其业务范围是向中小企业提供企业融资等担保业务。截至今年10月,区内银行的存款余额达到49.1亿元,比年初增长9.1亿元,增幅22.76%;贷款余额达到33.93亿元,比年初增长1.71亿元,增幅5.31%;第三季度存贷比达到了69.10%。十年来,基本形成了各类金融机构竞相发展、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发展态势,为全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快速发展信贷机构。该区各金融机构树立“企业活,银行兴”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审批方式,努力实现与企业的共存、共荣。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少、金融竞争不够充分、农村资金外流和对“三农”信贷投入不足等问题,该区不断优化信贷投向,一方面以支持工业化为重点,加大对电子信息、节能照明、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以促进城乡统筹为重点,积极支持井冈蜜柚、花卉苗木、生猪养殖、无公害蔬菜等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力度。此外,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创新消费贷款品种,扩大个人消费贷款规模,不断繁荣城乡消费市场。
争先创优信用环境。该区相继下发了《关于印发青原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原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过促进创业、完善信用体系和开展信用创建的方式,优化提升金融机 构服务,全面改善全区金融生态环境。今年上半年,青原区获得了2011年“吉安市金融生态达标县”的称号,这是对青原区信用环境的肯定。此外,该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管理作用和服务作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时刻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弄清企业停产半停产原因和资金需求,协助企业申请银行贷款,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督促和帮助企业尽快办理土地证,健全财务制度,增加企业融资资本,提高企业资信度。工信委加强企业培植力度,做大项目规模,抓好鑫旺金属、森菱实业、吉瑞钢化、青建建材等企业扩建项目的实施,培育泽发光电、金宜混凝土、金鼎混凝土、永安交通设施、大地环保建材等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利于企业贷款、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