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水上游”年亏400余万元 游客质疑票价太贵景点太少
尴尬:“赣江水上游”一年亏损400余万元
9月23日晚上7时,记者来到位于秋水广场的“赣江水上游”售票处。有不少人在赣江边散步,但未见一名游客买票。“买票的人不多,如果等到8点还没有卖出6张票,游艇的油钱都收不回来,今天就不会开了。”售票员说。
事实上,这只是“赣江水上游”冷清的一个缩影。“我们每天都会对售票情况进行记录,目前最多的一天卖出了16张。”负责运营“赣江水上游”项目的江西水都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敏告诉记者。为了聚集人气,“赣江水上游”推出了承接婚宴、寿宴、同学聚会等活动。但据记者了解,除了少量的情侣、同学到游艇上K歌外,游艇尚未承接过一次婚宴、寿宴等。
江西水都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敏告诉记者,目前“赣江水上游”项目一共配备了两艘豪华游艇,在满员的情况下每艘游艇均可搭载50多人,但由于游客稀少,每天最多只发一班。
“游艇的耗油量很大,我们经过测算,如果游客上座率能达到70%以上,差不多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周敏透露,从去年开通“赣江水上游”以来,包括策划、运营等费用在内,“赣江水上游”已经亏损了400多万元。
声音:“赣江水上游”发展条件不充分
南昌水域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象湖、青山湖、艾溪湖、东湖、瑶湖等,更有穿城而过的赣江。一些市民对于夜游赣江也颇有兴致,赣江边甚至曾出现小渔船非法收费搭载游人的现象,遗憾的是一直期待借水营销的南昌发展水上旅游却一波三折。
2008年,赣江南昌段水上客运停航后,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开通了夜游赣江项目,但由于后来游轮上窝藏吸毒人员被勒令停航。2009年,英雄大桥投入使用后,南昌旅游市场随即推出“夜游赣江赏大桥”等水上游线路,价格约为60元/人,主要是方便游客从水上观赏南昌大桥、八一大桥、生米大桥和英雄大桥等,不过投入市场不到6个月,这一项目就因客源稀少而停运。
正因如此,2011年南昌第三次开通“赣江水上游”时,旅游业内却不太上心。“游艇旅游确实挺有噱头,但目前赣江景点太少,水上游的性价比不高,无论是单独成团,还是加入到其他线路,游客都较难接受。”一名旅游行业业内人士直言,南昌市赣江两岸的风光带一直没有打造出来,从市场角度和硬件情况看,南昌开通和发展“赣江水上游”的条件并不是很充分。
建议:利用江滩建配套设施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院长吴志军认为,南昌发展游艇旅游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正确选择,而一直未真正发展起来主要是受制于客观条件。
吴志军表示,近年来赣江两岸确实更亮了,但仅限于八一大桥段到南昌大桥段等,大部分地段仍接近“黑灯瞎火”。同时,“由于赣江江面较宽,‘赣江水上游’项目的产品本来就不够丰富,在客观上造成游客只能观远景,又无法登临观赏,大大消减了游玩乐趣。”
吴志军建议,在不影响通航、防洪和环保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赣江的江滩资源,在江边打造一些餐饮、卡拉OK等配套设施,增强互动性,弥补配套景观缺失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南昌已经确定在红谷滩新区九龙湖环湖区域、赣江沿岸开发文化、体育、娱乐等大型公共建筑群。同时,利用江滩资源,打造具有文化展览、体育休闲等功能的大型江滩公园。今后,“赣江水上游”的游览范围将不断延伸,让游客感受到更多赣江美景。
期待:设固定停靠点造商业码头
“我们曾做过分析,就算大幅降价也未必能吸引太多游客。”针对票价过高的质疑,江西水都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敏表示,98元/张的票价已经是成本价,因此压缩票价的空间不大,“赣江水上游”项目将更多从升级硬件上做文章。但“十一”期间,会推出团购优惠折扣,工作人员将在秋水广场安放提示牌。
记者了解到,“赣江水上游”项目开通以来,一直没有固定的码头,而是利用趸船作为临时“码头”供两艘游艇停靠。“仅打造和运营趸船就花了不少钱,如果有固定的码头,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周敏表示,希望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在赣江上设置固定码头。并在码头上设置咖啡座、进行纪念品销售等,以此聚集人气,同时还可以通过商业经营弥补亏损。
此外,目前南昌赣江东岸风光带的规划已经确定,将在滕王阁与生米大桥之间打造文化广场、亲水项目、游泳场、酒吧等,整个风光带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将助推“赣江水上游”的发展,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游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