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在大山写忠诚——护林员胡初升18年的坚守
“钉”在大山写忠诚
——鹿冈林场护林员胡初升18年的坚守
胡初升走在护林的路上
■聂永清、金小平文/图
这是一片寂静的山林,这是一名可敬的中年人,这是一份沉默的责任,这是一场感人的坚守。
18年来,他看管的4000多亩山林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18年了,他从壮小伙变为中年人。韶光易逝,容颜易老,不变的是他对大山的情谊。
他叫胡初升,永丰县鹿冈林场护林员。
在鹿冈林场,提及胡初升的名字,同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也都习惯喊他叫老胡。
“我在看山屋一住就是18年”
老胡住的看山屋是一座破旧斑驳的瓦房,坐落于山坳树林间。除了手电筒、雨衣、砍刀等护林用品和简单的灶火,就是一台旧电视机,潮湿的屋子再无其他物品。据说,这房子是1990年以前盖的,早些时候还有两名护林员在此居住,现在只有老胡一个人住在这里。四周群山环绕,杳无人烟。老胡说:“我孤身一人在此护林,一住就是18年。”
“初来这里,一没水,二没电,这日子难过呀,白天还好说,晚上的时候风吹动树枝的响声,惹得我夜里根本不能 睡觉,白天还要巡山、看林,只能在中午的时候眯一小会,半年来,我瘦了10多斤。”谈起刚来时的感受,老胡记忆犹新。
老胡说,在山区工作很艰苦,一是责任大,观察范围4000多亩,一时半刻离不开人。二是寂寞难捱,一天到晚见不到人,只有一个时好时坏的电视机陪伴自己。第三是顾不了家,确实没有时间回去。妻子多次劝说丈夫找领导要求调换工作,而老胡只有一句话“我是护林员,我不干,谁干?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这一选择他就坚守了18年。
“我一个月要穿坏一双军用胶鞋”
护林员的主要工作是每天例行巡山,防止木材被盗,防范森林火灾等,每天沿不同的路线上山走几趟,四处察看,随时保持警惕。林区山高路陡,全靠老胡的“11号自行车”去丈量:翻山越岭一趟下来,少说也有15里山路。他一天要去林区两次,多的时候去三次,一天下来要走四五十里山路。老胡说:“我一个月要穿坏一双军用胶鞋。”按说护林员晚上不用去看山,可他偏偏打着手电去巡山。他说:“晚上不把山林看一遍,心里不踏实,睡不着觉。”偷树贼认为下雨天护林员不会上山,他就打着雨伞到山上去转悠。
18年来,老胡走了10万多公里的山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三圈的距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胡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这十几座山头的距离,每次出门巡山时,天边才露出一丝晨曦,而当他回到护林点时已是满天繁星。可是老胡却觉得,一个人呆在大山深处护林没什么大不了。他说:比起边关哨所那些哨兵们,我吃这些苦跟他们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就是难以忍受寂寞”
老胡孤身一人吃住在看山屋,周围几十里渺无人烟。一个人远离人群,除了风吹草动,除了鸟叫,听不到任何声音。这寂寞是寻常人无法想象的。只要在山里偶尔见到人,老胡就像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上去和人家主动聊天,给自己解解闷,能和他们多说一句话就让他格外高兴。老胡说:见到人当时第一眼就想留下跟人家攀谈,想给人家留下来。有时闷得慌,他就凭高而啸,发泄一下心里的孤寂。老胡说:“什么都能忍受,就是难以忍受寂寞。”
除了孤独与寂寞,老胡还要克服风湿病的困扰。老胡说,深山阴凉潮湿,就是夏季,房间也很潮湿,被子摸起来都是湿漉漉的,晴天晾晒一下还好,要是遇上阴雨连绵,被子潮湿的常常让人夜不能寐,老胡只能是和衣而睡。到了冬天,房间更是冷如冰窖。因为长期这样,老胡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老胡说:一到换季的时候,一刮风下雨,特别是到了冬天,腿就老疼。疼起来就像针扎一样,整晚都难以入睡。夏天也遭罪。老胡白天忙着巡山,疲惫极了,晚上还甭想睡安生——山里蚊子比城里蚊子又多又大,点艾蒿烟熏火燎没用,挂蚊帐也不太管用。要是太累太困睡了过去,蚊子咬起的大疙瘩就会一层摞一层,出汗就钻心地刺痒。
“我敢护林就不怕死”
这片山林,林深树密。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片山林,不时偷偷进山,要么偷盗,要么乱砍。
路在脚下,林在心中。一天下午,老胡巡查到一个山头时,看到林中的茅草有人为扶正的迹象。他立即断定:“有问题!”于是便沿着茅草倒伏的方向巡查过去,果然发现两棵碗口粗的杉树被人偷偷伐倒,还没来得及运走。他要来个“人赃俱获”。吃完晚饭后,老胡打着手电赶到盗伐地点附近蹲守。果然不久后,一名盗伐者像幽灵一般出现在他眼前。他一跃而起,将其抓住,按《森林法》作了处理。还有一次,老胡在巡山时得知有人盗伐杉树,忙赶去制止。盗伐者扬着斧头向他示威,他毫无畏惧,拍着胸脯厉声说:“有胆朝这里来,我敢护林就不怕死!”盗伐者见状马上溜之大吉。
“护林这活总得有人干”
老胡说,他这一生,常年驻守在深山里,对得起工作,但对不起家人。他家远在吉州区长塘镇,离他守护的潭当看山屋有150公里。因为守山护林,家务活全压在了妻子一人身上。他一年也难得回几次家,没有尽到一个做儿子、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到了防火重点季节,常常半年不回家。老胡结婚17年,和妻子一起生活的时间不到5年。16岁的孩子把他当作陌生人。
他每月工资900元,他的一个朋友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多次邀请他去帮忙,说是每月报酬2000元,他毫不心动。他总是感叹欠家人太多了,“孩子出生时,我都不在家里。父母过生日,我也没有回去祝寿。18年了,我在看山屋过了15个春节。”
场里见老胡年龄大了,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多次想给予照顾,为他安排轻松一点的工作,他却坚持留在山上。老胡说:“其实我也是个普通人,我也有家,可护林这活总得有人干呀。你不干,他不干,那国家的林子谁管呢?”
没有豪言壮语,唯求朴实无华;不期轰轰烈烈,唯求默默躬耕;无心利禄功名,唯求一方平安。这就是胡初升,一个普通的护林员,一个质朴的务林人,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寂和艰辛,挥洒了心中热血,染尽华夏大地上那抹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