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椽之笔绘蓝图——我市大笔书写城市建设新篇章
如椽之笔绘蓝图
□本报记者曹素萍
一条条通畅的街道,在不断拓宽和延伸中拉大着城市框架;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气息;一个个别致的公园,彰显着城市的无限魅力……
走进吉安,一个青春焕发的新城展现在人们眼前:城区山环水绕、步移景换,宽敞的道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建设让城镇功能更加完善,民心工程让百姓安居乐业。中心城区相继跨入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行列,四度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近年来,我市围绕“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城市定位,以建设大气、雅气、秀气吉安为目标,以“四城同创”为载体,突出两个重点(中心城区、中心镇),按照“五个优先”(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民生需求优先、聚集人气优先、绿色环保优先)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积极探索三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创新与传承相融共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吉安这座千年古郡,正以无穷的魅力,大笔书写城市建设新篇章。
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城北,曾经的低洼地变成了草长莺飞、步移景换的庐陵文化生态园;河东,昔日滩涂荒地,成了集会议展览、休闲娱乐、高档居住、交通商务为一体的“城市新贵”;城南,一座新型CBD在荒地上崛起。一切如大鹏展翅,舒展开吉安的城市框架。
据统计,目前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96.7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达59.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190.49万人,中心城区达52.41万人,城镇化率达39.62%。城镇化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2009年以来,城镇化拉动GDP增长约680亿元,带动房地产业、建筑业实现税收约136亿元,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幸福指数大为提高。
围绕打造独具庐陵特色的城市形象,我市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和县城建设。中心城区高标准规划推进了城南新区、河东滨江新区、城北新区、井开区和敦厚片区“四大组团”的开发建设;大手笔运作实施了井冈山大道二期等一批交通路网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社会公益项目;高品质打造了被评为“江西省第一届十佳建筑奖”的吉安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地标性建筑项目;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该县利用各种平台积极招商,主攻重大项目。该县新成立的深圳、昆山招商分局和下设的6个招商站点的专门驻外招商队伍,采取产业招商、委托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瞄准世界500强或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精确制导”,并从人力、物力和政策上重点倾斜,力争在招大商、招优商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该县已积极参加省政府在香港举行的招商引资活动周,以及市政府在广州、宁波举办的重点产业项目推介会,并瞄准时机自主在浙江温州举办重点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和赴台招商,进行产业招商。今年共签约项目10个,签约总金额90.2亿元。
该县还对投产、在建、签约、洽谈的项目跟踪帮扶,全力帮扶企业做大做强。他们一方面坚持向内挖潜,大力扶持已投资企业,促其增产增效。为解决影响先歌音响公司发展的资金瓶颈,该县为其解决贴息贷款3000万元。企业今年11月份前可将深圳厂房整体搬迁至吉安县,新增税收3000万元。着力扶持以燕京啤酒、娃哈哈为龙头的食品企业,通过增资、技改,扩大企业规模。燕京啤酒公司今年经过技改,将新增税收800余万元。另一方面跟踪帮扶在建项目。该县派专人跟踪帮扶新华南、力莱新能源等一批在建重大项目,促使项目工程进度加快。今年以来,该县已成功解决福圆食品公司、万景发展等企业的各类问题25件。为加强政银企信息沟通,该县出台了《吉安县政银企融资对接工作意见》。按照“政府搭台,银企唱戏”的运作模式,每季度召开一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每年举行2-3次综合性政银企融资对接签约活动,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贷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