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十年“磨”一柚

热度72票  浏览1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8月14日 09:22

□罗朝晖

市场经济下的产业,要想成大器,特色是灵魂。无论哪个行业,缺少特色难成大器,农业也不例外。打造现代农业的拳头产品,很多人都会说,无非是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然后把它发挥到极致就行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什么纸面上如此明白的事,做起来却绝非容易呢?

因为这是件考量决心和毅力的事,没有持之以恒的劲头,成不了大事。吉安虽然有特色农业,但毕竟还没有走出小而散、各自为政的传统生产格局,没有形成一个全市上下倾力打造、众星捧月的有规模有影响的产业。而这恰恰是特色上台阶的首要条件。对于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全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井冈蜜柚而言,必须抱着十年“磨”一柚的心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发展,才有可能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在拥有决心毅力的前提下,要注重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发展农业拳头产品,总是寄望于千家万户的农民改变思维,踊跃跟进,从而形成规模。事实证明,这种寄望往往靠不住。成千上万个松散的经济个体,要作出统一的市场行为,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满头头发不好抓,梳成辫子就好抓。发展特色农业如何“梳辫子”?只有通过工业化的方法来实现农民利益的整合,从“要你干”变成“我带着你干”,最后变成“不让你干你着急”。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要积极介入,当好“保姆”。要让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他们在市场上进行利益博弈。这种博弈越充分,诸如土地流转这样的关键环节才有可能出现创新性的做法,公司和农户的利益才有可能实现均衡和优化,我们的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就会打得更牢,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只有这样,我们选定的井冈蜜柚才会长成大个子,形成大产业。

顶:2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3 (1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9 (22次打分)
【已经有25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1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要竞技也要有生活
  • 下一篇:多做城市精神的践行者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