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一心敢为先——泰和苏溪镇统筹城乡发展记事
□黄从周、肖露
有一个美丽地方:田成方、林成网,百合香、杨梅甜,“洋房”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这里有一个精英团队:人勤劳、观念新、干群一心、敢为人先。这,就是泰和县苏溪镇。
近年来,该镇建起了万亩优质果园、万亩优质稻和千亩百合、千亩花卉、千亩蔬菜、千亩杨梅、千亩桂花(苗),千亩油茶基地,涌现出朱小平、刘龙乐、肖功痒、雷红卫等一批致富带头人。今年,全镇百合种植面积为3500亩,产量超过400万公斤,为农民带来6000万元收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夯实幸福基石,苏溪积极抓好新农村建设。镇村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发动村民拆除旧房、危房,目前,全镇7个新农村建设点改水改厕率均达到95%以上。三层以上、设计新颖而不与人雷同、白墙红瓦、生产生活便利、按图纸施工……这是苏溪农民对建新房屋的基本要求和目标,目前,全镇80%的农户建起了这样的“洋房”。上宏、塘登、石陂、芫背、上彭、下彭、良边、雷岗等村落形成“苏溪新农村建设十里风景带”,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花中,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让人叹为观止。
该镇大力推进小城镇化进程。老镇西扩,镇里投资130多万元铺设了两条大 道,新农贸市场已初具雏形;投入61万元实施圩镇主要干道路灯亮化工程,在圩镇安放了24个垃圾箱,投资20多万修建了排污管,一个宜业宜居、绿色生态、洁净靓丽的圩镇正呈现人们眼前。此外,该镇成立了镇环卫站,聘请了专职环卫工人;投资30万元,建起了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脏乱差即将成为历史。完成了征地40亩,云昌广场、便民服务中心、新自来水厂即将开工建设。
为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该镇着力做实民生,抓好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民服务中心办公设施,规范运作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对低保对象进行严格审核,出榜公示;对已经脱贫的100多个对象,予以撤销调换。对于自愿实行长效节育措施的二女户,领导上门看望,关心她们的生产生活;梅陂渠是苏溪镇主要灌溉渠,长约十公里。每年,镇里都要进行渠道清淤;筹集40多万元资金扩建镇司法服务大楼,完善了村组调解组织,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去年以来,该镇新建了下彭、高溪两个村民活动场所,改建了模山村村部,并筹资60万元,对横塘村的通村公路进行了硬化。现在全镇村村建起了远程教育点,有了农家书屋,有了体育锻炼设施。一天劳作下来,村民可进活动场所娱乐、学习、锻炼,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