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青原荣获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区解读

热度116票  浏览1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7月16日 09:05

美丽乡村入画来

——青原荣获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区解读

□肖和平、记者吴广城

青原美景画中来,城乡处处画卷美。夏日时节,走进青原区文陂镇巴山村,只见一座座规划整齐的小洋楼、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同家家户户花草点缀的小庭院相映成趣。这是该区围绕打造“美丽乡村”目标,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一个生动实例。日前,该区被评为2011年度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县(市、区)。

去年以来,该区共投入垃圾处理资金600多万元,实施村庄整洁工程,设置焚烧炉3个,新建垃圾池220个、沼气池300座、沤肥窖近700个,聘请保洁人员130余人,8个垃圾处理中转站已先后启动,其中5个已投入使用。如今,晚上出门有路灯、路边放着垃圾箱、道路天天有人扫……青原农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为确保农村垃圾处理工程有序开展,该区出台了《农村清洁工程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农村清洁工程帮扶工作方案》《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规划》等规范性文件。同时,建立了区清洁办牵头,建设、环保、卫生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碰头会。各单位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清洁工程整体推进。

去年以来,该区新增废品回收公司(站点)共10个,建立了中心城区有公司、乡镇(街道)有站点的废品回收物流系统。

突出重点明确主体

该区全面落实全省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3+5”模式,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农户、保洁员、理事会三个责任主体,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处理无人管事、无条件办事的老大难问题。引导农民重点清理土堆、粪堆和柴堆;治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和柴草乱堆;美化村口、路口和家门口。通过公开选聘的方式,优先从低保人员、三老人员中选聘保洁员。目前,全区共配置了卫生保洁人员130多名。

同时,落实专项经费,建好配套设施,圩镇垃圾处理达到有垃圾集中堆放池、清运垃圾专用车、垃圾处理专用场所、垃圾清运保洁员、城管环卫站所、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达85%。

规范模式完善机制

该区采取“城郊模式、圩镇模式、村级模式”三种模式对垃圾统一处理。将天玉、河东的近郊村纳入处理范围,按照“户拣、村集、环卫所集中处理”的方式进行集中处理;将富滩、文陂、新圩以及天玉、河东远郊村和东固、富田圩镇周边村纳入乡镇圩镇垃圾处理范围,按照“户集、村运、乡镇定点处理”的方式处理;将东固、富田深山村纳入村级模式处理范围,对可焚烧垃圾进行就地处理,不能焚烧和有害垃圾由保洁员每周上门收集回收或运交乡镇处理。

该区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实行区清洁办每季度对乡镇(街道)、乡镇(街道)每月对村委会、村委会每周对村小组的三级督查制度,半年、年终由区清 洁办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联合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整治效果不理想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将检查验收结果全区通报。建立健全村道保护、庭院保洁制度,细化公共场所卫生,落实到户责任到人;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四定”卫生责任状,由保洁员负责村民“门前三包四定”卫生的监督检查,每月评出“卫生较差户”和“卫生清洁户”,激发村民讲卫生的积极性。

顶:5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7 (3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 (35次打分)
【已经有36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市人保局提高服务水平小记
  • 下一篇: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市领导看望慰问一线民警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