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文博会:江西文化产业婀娜多姿
5月21日,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闭幕。本届文博会突出展示国内外文化产业的最新技术、最新业态、最新成果,成为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的盛会。4天的文博会人气很旺,参观人数达348万人次,还有382万人次访问网上文博会。
我省以“文化江西、生态江西”为主题,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共组织了7个设区市100多家重点文化企业、300多个重点文化项目、1000多件实物参展,其中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以砚台雕刻、赣绣、瓷板画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文化产业等,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青睐。
“文化+科技”——惊喜无处不在
“文化+科技”,是本届文博会的突出特色,文化融合科技的产品比比皆是:
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在影视动漫游戏馆内,展示了自主研发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环幕立体电影系统及影片,成为观众排起长龙参观的展馆之一;像镜子一样的电子试衣镜,只要手动点击选中的衣服,站在“魔镜”前一照,立刻就能呈现试衣效果;3D照片立体得像真人可以走出来一样,不用使用特殊眼镜就能看出立体感,冲印出来能几十年不褪色。在台湾文化创意馆,“转太极”茶壶等科技创意产品吸引了许多观众。
“哇,太精美了!”来到江西馆的观众每每会被那尊“站千手观音”所吸引。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利用在同行业中领先的鎏金、镀金、贴金等工艺生产的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及意大利等国。颇具科技创意的“时光隧道”位于景德镇馆入口,青花图案组成的拱桥式建筑内,一幅波澜壮阔的陶瓷历史画卷,用声、光、电技术全景式讲述了千年景德镇的文化故事,成为许多观众必取的景点之一。
“文化+旅游”——别样娱乐休闲
“文化+旅游”是文博会举办8年来始终如一的亮点。逛文博会,越来越成为深圳市民及国内外游客的好去处。独具特色的江西展馆,自然成为观众参观的热门展馆。
瓷的筝,瓷的箫,瓷的笛,代表景德镇陶瓷符号的瓷乐在文博会上一奏响,就吸引了各方参展嘉宾和观众;景德镇的省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冯绍兴瓷器拉坯的演示现场,围着一圈又一圈的观众。南昌市瓷板画师喻荣华静静描绘着奥黛丽·赫本的肖像,赣绣绣娘和夏绣绣娘款款绣着山水图——当文化产品的出炉过程演变为一个个场景,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文化的别样魅力。在深圳从事会计工作的山东女孩小单告诉记者,她最感兴趣的就是观赏传统工艺制作过程——“这是一种心的享受”。
为了吸引观众参与文博会活动,各展馆可谓各出奇招。以收藏古书画、近现代书画精品为主的至正艺术博物馆,不仅将宋、元、明、清古代书画作品免费开放,还开展了免费鉴宝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藏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深圳宝安的“非遗”小吃首次亮相,就成了最具人气的展台:宝安本地阿婆用民间传统手法,现场制作米饼,然后将一块块香喷喷的米饼送到观众嘴边,欢笑声就在展台前此起彼伏……
“文化+金融”——产品走向市场
投融资活跃是本届文博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本届文博会“文化+金融”发展模式进一步成熟。在文博会期间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2012投融资项目手册》,其中征集的投融资项目再创新高,达3319个。
一年一届的文博会,也促进了我省文化产品走向市场、文化企业走向世界。今年,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再次以中国文化企业30强身份亮相。依托文博会专业化、国际化的博览交易平台,省出版集团公司中文传媒精心谋划了中国育儿资源数据库、“朗朗中文”全媒体对外汉语教材、宋溪影视城等12个项目,投融资总额近3亿元。5月19日,一家公司与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计划成立文博会景德镇陶瓷艺术品交流交易中心,共同推广、运营景德镇优秀陶瓷作品,双方还将不定期举办景德镇优秀陶瓷作品专场拍卖会,把景德镇陶瓷文化向全国、全世界推广。
形成集聚效应,是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景德镇鼎窑瓷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文志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经与100多名有技术特长和扎实功底的陶艺家、老艺人、专业画师和青年陶艺师签约,准备推动景德镇纯手工陶瓷“抱团”进军香港及欧美市场。(记者 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