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远房亲戚上门来说要带我发大财经劝解才幡然醒悟

热度112票  浏览1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5月24日 09:44

远房亲戚上门 来说要带我发大财

本报讯 记者孙亚男报道:提到传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几年,一种包装过后的新型传销模式又悄然兴起,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人上当受骗。家住吉安县的赵女士,就差一点陷入这种新型传销的旋涡。5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赵女士家中。

高效率回报成“心魔”

今年3月的某一天,赵女士的一个远房亲戚(以下用化名“上官”代替)来到她家里做客。她说上官以前家境并不好,但这次他是自己开车来的,而且出手阔绰。一番交谈后,赵女士得知,上官是在安徽省合肥市经营建筑方面的生意发了财。本着“有钱大家一起赚”的心理,上官这次特意来到赵女士家,希望赵女士能和他一起去合肥做生意。

据上官介绍,他做的建筑类生意是国家特批的,所以几乎没有风险,只要投资,就一定有高回报,且是高效率的。因为政府不能出面竞标一些项目,所以需要他们这种类似民间财团的组织去竞标,另一方面还能抵御外国财团的侵略,所以才能这么高效率地得到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由于2016年就要全面公开这个投资项目,所以现在知道这个项目的人越来越多,想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上层”决定,想要加入这个投资项目的话,必须认识已经从事此项业务且职位达到一定级别的人,同时加入者年龄不能超过50岁,这样才有机会加入。恰巧上官的职位就达到了“一定级别”,而赵女士也未满50岁,所以“上层”才“特批”赵女士加入进来。

打着自由旗号的“深坑”

在上官的一番游说下,4月10日,赵女士跟随他来到了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小县城。赵女士说,她刚到那里的时候,看见一大片未建完的大楼,便觉得上官所说的投资竞标的事情应该不是骗人的。

接下来一周的学习,让赵女士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虑。原因有四个:住的房间是租住的套房,且家用电器齐全,不像电视里的传销人员一样是集体睡地铺;不用上交身份证和手机,不被限制人身自由;投入资金只要69800元,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行,不像电视里播出的需要大量资金且越多越好;在那里“上班”的人趋于职业化和高学历化,据说有大学教授,有的甚至有亿万身家。

在合肥的那一个星期,赵女士接触到30余位“高层”,这些人反复强调这是“国家项目”,且本地人是不能加入这个项目的。最严格的要数年龄限制,只能是22-50岁的人参加,因为年纪小的,钱要用来读书;年纪大的,钱要用来养老,不能用来“为国家作贡献”。由于赵女士是来观摩学习的,所以她每天都要和“工作人员”一起“上下课”,且时间很规律,上午:9:00-10:00、10:10-11:10,下午:15:00-16:00、16:10-17:10,这些单独面对面的授课被称之为聊天。

经家人劝解才幡然醒悟

在合肥的那一周,赵女士完全相信了那里的“优秀人员”。她相信了因为政府急着要引进这个项目,为了给这个资本运作项目做前期准备,所以一夜之间八大楼盘同时开盘;相信了合肥市政府会补贴一万元作为装修费用,所以要求每个公务员都必须购买一套房;相信了只有国家才能审批的这个占地196平方公里的楼盘,是正规的国家扶持项目。

由于当时没有带钱去合肥,赵女士在和“上层”商量后,决定回家拿钱去“投资”。到家后,赵女士和家人谈及此事,全家人都坚信这属于一种新型传销。起初,赵女士还为家人不支持自己而感到伤心,之后看了家人找来的各种资料后幡然醒悟。

一个多月后,赵女士接到了上官的电话。赵女士说不愿意再过去,并告诉上官那是一种新型传销,希望他能尽早回来。上官非但不相信她,还说赵女士太傻了,放弃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在此,赵女士想通过自己的遭遇,提醒大家不要误入歧途。

顶:7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3 (3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7 (29次打分)
【已经有40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买个手机问题却连着出 消协出面调解终圆满解决
  • 下一篇:晚报追踪报道:抗癌精神鼓舞人多名患者请教秘诀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