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专家为考生支招如何调节考前紧张的焦虑
“考生目前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紧张和焦虑,应合理安排学习生活,适当增加课余活动。最重要的是,要以平常心去努力,不要过分看重结果。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根据具体情况选定目标去努力。”
专家来支招 考生请宽心
本报讯 首席记者彭健明、实习生魏雯报道:随着高考、中考的日益临近,不少考生家长致电本报新闻热线15207961110,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应考。为此,21日上午,记者采访了专门从事心理学教学研究的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胡忠光。他向记者介绍了考生考前所面临的一些心理状况及相应调节方法。
据胡忠光介绍,目前考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紧张和焦虑。对于这些情绪,考生应该具体看待,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考生的潜能,但过于紧张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例如,考生在临近考试阶段易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精神不集中等状况。
胡忠光告诉记者,考生要学会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一方面,自己要纠放松心态,不应把考试结果看得太重;另一方面,考生要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在现阶段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倘若休息不到位,很容易影响注意力、记忆力,这样反而耽误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考生的课余活动也应适当增加。可以利用就近的体育器材进行锻炼,也可以在附近走一走、散散心,或是听听喜爱的音乐,这些方法对调节考生的紧张情绪有不错的效果。此外,老师、家长可以加强与考生的交流与沟通,多谈些轻松的话题,转移紧张情绪,同学之间也可以在谈话中相互鼓励。“最重要的是,要以平常心去努力,不要过分看重结果。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根据具体情况选定目标去努力。”胡忠光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