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叠山路或建多座人行天桥
【现状】
学校集中早晚高峰拥堵严重
叠山路全长2.1公里,却分布了二十八中、南昌教育学院、南师附小、十九中、北湖小学、八一中学共6所学校,且主要集中在八一大道口至环湖路路口之间。交警部门调查统计,上学放学时,该路段接送孩子的车辆达2000余辆。再加上周边企事业单位、金融网点、大型商场吸引而来的人流、车流,道路交通不堪重负。且在东湖区政府附近,路口掉头车辆也较多,对东西向车流的通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除了车流,学生无序过马路,也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效率。特别在二十八中及戴家巷路口的人行道,由于没有红绿灯控制,学生无序过马路的情况尤其严重。
此外,叠山路进行改造后,原道路两侧的停车泊位取消,沿线没有路面停车位,也没有大型公共停车场,一些前来办事、消费的车辆无处停车,便占道停放。
苏圃路通行不畅牵连叠山路车辆积压
尽管目前苏圃路正在封闭施工,车辆无法从叠山路进入该路段分流。但是在苏圃路能够正常通行的情况下,也同样存在通行不畅的问题。据了解,由于省儿童医院东门位于苏圃路北段,进出车辆较多,有时候东门门口会有车辆排队等候进入院内。此类情况导致苏圃路北段车辆通行不畅,从而影响叠山路由东向北右转进入苏圃路的车辆,造成右转车辆在叠山路排队等候。
此外,交警部门还发现,叠山路一线的非机隔离护栏,有的设置过宽,过多占用了本就不宽的道路,有的公交站台、学校门口留的缺口太小,使公交车、学生接送车难以靠边临时停放,影响了正常通行车辆。而部分公交车入站后,在路中停放或斜插入站台停下,占用了道路资源,影响了车辆通行。
【措施】
增设过街天桥缓解道路压力
交警部门通过调研提出,要长效解决叠山路交通拥堵问题,可以考虑在二十八中门口、戴家巷口、苏圃路口、环湖路口、象山北路口等路口架设人行天桥,提高了叠山路一线车辆的通行效率。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疏散叠山路沿线过于集中的学校,保留满足附近就学需求的学校数量即可。
对于学校方面,交警部门则建议加强与校方沟通,实现学生上下课的错峰错时。由于中小学的上学时段和早高峰重叠,中学的放学时间和晚高峰重叠,如能将其错开,则能极大地缓解叠山路的交通拥堵。在错峰的基础上,还建议实现学生放学的分批错时。
沿线路口禁止车辆掉头
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是叠山路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对此,交警部门则建议在叠山路路段采取禁止停放和限制停放相结合的管制方式。一方面要求接送学生的车辆即下即走、即上即走;另外,对确要停放较长时间的接送车辆引导至东湖区政府段停放(两侧未安装非机动车隔离护栏),减少占道停放车辆对交通的影响。与此同时,提倡采取拼车、乘公交、骑单车和步行方式上学,倡导人等车,禁止车等人。对于不遵守规定的家长和学生,辖区交警可采取处罚、教育以及向学校通报曝光的方式进行处理。
与此同时,对掉头车辆,采取路口禁止、路段限制的措施。交警部门实地调研了解到,叠山路较窄,双向只有四个车道,装了非机护栏后,路口没有车辆掉头的空间,掉头车辆常卡在路口影响通行,因此必须禁止车辆在路口掉头,在各路口设置禁止车辆掉头的标志牌。而针对由东向西车流量大,由西向东车流小的特点,可允许由东向西车辆在不太妨碍车辆通行的地点掉头,以达分流由东向西车流的目的。同时应禁止由西向东的车辆在路口路段掉头,以保障东向西车通行畅通。
周边支路实行单行微循环
苏圃路北段的通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叠山路的正常通行。因此当苏圃路出现交通拥堵时,建议及时分流,引导苏叠岗南面苏圃路的车右转或左转,苏叠岗路口西面左转进苏圃路的车直行,把空间让出供叠山路由东向北右转的车辆通行。而对于周边支路、小巷的交通资源,也建议能够充分利用。结合道路事情情况,考虑采取部分支路、小巷单向通行的交通管制方法,从而实现道路微循环。
对于目前的交通实施情况,交警部门也提出了调整建议。首先,建议调整非机护栏,合理设置非机动车道、学校门口及公交站台缺口宽度。通过调整非机护栏,将过宽的非机动车道缩小到一个合理的尺度,让出更多的道给机动车通行,将过小的学校门口和公交站台缺口调到合理的宽度,以便供接送车辆临时落车及公交车入站;施画公交临时停放泊位,加强管理,规范公交车入站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