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火车票别把自己“丢”了 二维码识别软件3秒破译个人信息
“用过的火车票千万不要乱丢,因为自从实名制实施后,火车票的右下方有一个二维码图案,上面包含你的很多信息,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上面的信息办卡、行骗、甚至勒索……把火车票撕碎或把二维码销毁方可丢弃!”虽然铁路部门称已对部分实名制车票进行了加密,但随着“五一”小长假的临近,这则“实名制火车票别乱丢”的帖子在微博及论坛上再次引发关注。那么,现在的实名制火车票上的二维码是否还能读出乘客的个人信息呢?记者对此进行了实验。
名词解释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目前,国内二维码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出现在电子凭证、防伪溯源、平面杂志以及数字出版等领域,火车票设置二维码的初衷是用于防伪。
1分钟捡到3张实名火车票
20日,记者来到南昌火车站。随着火车的进站,出站乘客蜂拥而出,在出站口附近,短短的一分钟时间里,记者就捡到了3张完整的火车票,且二维码很清晰。
使用过的火车票,市民究竟是如何处理的呢?是直接丢弃,还是撕毁,还是运用别的方法?为此,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数位出站的乘客。大多数人表示,有时随手就扔了,有时给了出站检票员。“火车票留在身边也没用,肯定扔掉啊!”其中只有3位乘客称会把火车票“撕碎了扔掉”。而在这些被询问的乘客中,几乎没有人知道车票右下角小方块里藏着个人信息;个别年轻的乘客表示听说过,但仍抱着怀疑态度。
数秒就能查到你是谁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目前确实有许多二维码识别软件可供免费下载,电脑端和手机端都有,获取这些软件十分方便,操作也很简单。
记者找出3张用过的南昌至九江的蓝色动车组火车票,购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身份证号被特地隐去4位)等都被打印在车票上。随后,记者从网上下载一款名为“二维码识别器”的软件到手机,打开软件,用手机摄像头对准二维码扫描。果然,火车票号、开车时间及车票主人的身份证号码立刻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整个过程不超过3秒。接着,记者又从网上下载了另外一款二维码识别软件,对火车票二维码进行识别,3秒钟后,这款软件同样读出了乘车人的身份证号等信息。
接着,记者又用一张上海虹桥至南昌的蓝色动车组火车票、一张南昌至上海南的普通车票进行了实验,识别软件显示这两张车票已加密,无法读出相关信息。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未加密的火车票中个人信息不被他人盗用呢?记者对此进行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