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宣传活动现场 食品、保健品成投诉焦点
“3·15”宣传活动现场 食品、保健品成投诉焦点
本网讯(记者白灵、毛飘洋)3月15日,在2012年“3·15”国家消费者权益日纪念宣传活动现场,工商、质监等部门在现场受理市民的投诉。在现场记者发现,保健品、食品方面的投诉成焦点。针对市民投诉的情况,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广告,注意在正规营业场所购买商品,并保留好小票,如您的正当权益被侵害,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
商家“撤柜” 商品保修无着落
花了1280元购买了某品牌的热磁振动合能治疗仪,使用不到2个月却频频“罢工”,最后商家竟“跑了”。在维权现场。市民刘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的遭遇。
去年10月,刘女士的父亲在市内某大型超市购买了一台治疗仪。可是使用不到2个月便坏了。刘女士立即找到商家,对方服务态度不错,给刘女士换了一台新的治疗仪。一个月后第二台治疗仪又坏了,可当刘女士想再次与商家反映情况时,却发现该商家在超市的专柜已经撤离了,这令刘女士傻了眼。
商家“跑了”,难道1200余元就打水漂了?刘女士带着疑问来到活动现场。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设法与该治疗仪厂家取得联系,厂家表示愿意提供维修服务。
轻信广告 异地购买维权遇阻
“这种保健品说是能治9种病,但是我吃了之后不但身体不好,反而添了胃痛和眼睛看不清的毛病。”在活动现场胡大妈无奈地说。她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她在某杂志上看见上海市某公司一种以“冬虫夏草”为原料保健品,广告称该产品能治疗9种病,且正在搞特价优惠活动。胡大妈见价格优惠,并能够治疗自己失眠、心肺不好的毛病有点心动,看见广告上附有有某知名演员的照片,更是深信不疑,立即拨打了广告上的订购电话。
1月10日,胡大妈开始服用该保健品。5天后,胡大妈便感觉自己身体不对劲,经常出现胃痛,眼睛也逐渐看不清东西。慌了神的胡大妈立即拨打该保健品的服务电话要求退货,对方却打起了“太极”,多次拖延退货时间,令胡大妈烦心不已。
15日,胡大妈就来到了“3·15”维权活动现场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工作人员表示,胡大妈须到该保健品公司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投诉,他们会积极帮助胡大妈维权。
食用油起杂质 悔购买时不仔细
“这个芝麻油里面都是一块块的,味道还有点怪。”在活动现场,赵大爷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展示着手里的芝麻油,只见瓶中的芝麻油浑浊不清,漂浮着半透明块状的杂质,里面的油也有些异味。赵大爷告诉记者,这种芝麻油是在流动摊点购买的,价格比较便宜,自己在购买时也没有看清楚,拿回家准备食用的时候发现有问题,但是也找不到商家了。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查看赵大爷手里的芝麻油后表示,该芝麻油赵大爷购买的这小磨麻油确实有问题的,商品的生产许可证号被刻意用与包装相近颜色的纸遮挡住,不仔细查看不易察觉,他们会对该小磨麻油厂进行调查、处理。
“买得时候真不应该图便宜,要看清楚了再买。”赵大爷懊悔的说。
牛奶“坏肚子” 购买小票却没保存
胡女士在超市购买了某知名品牌的纯牛奶,却在饮用后闹起了肚子。胡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她一直喝该品牌的纯牛奶,近日她逛超市的时候发现,原价60多元的纯牛奶,只需要48.9元,于是她一口气买了三箱。原本以为占了便宜的胡女士却发现,喝过牛奶后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闹了肚子。胡女士想到超市要求退货时,却发现当初在购买商品时,没有保存好购物小票,这令她懊悔不已。
“我这次过来是想和有关部门反映这个情况的,也希望通过媒体告诉大家,在购物时候一定要保存好小票,有问题才能更好的维权。”胡女士告诉记者。在现场,工商部门也就胡女士反映的情况进行登记,表示会对此事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