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峡江搅活群众文化“一池春水”

热度89票  浏览2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1月03日 08:56

政府设施建设力度大 群众看戏演戏劲头足

峡江搅活群众文化“一池春水”

峡江讯(曾双全)百花社区的广场晚会、西门社区的廉政义演、仁和镇的花鼓戏表演……冬闲时节,一支支由群众自发组成的业余剧团,用他们独具特色的精彩演出,将峡江县群众文化生活搅得火热。近年来,峡江县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有效搅活了群众文化“一池春水”。

为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该县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建成95个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并将全县100多个农村旧祠堂装饰一新,建起了文化大院,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在城区百花公园规划了东、西两个文化广场,设立动感地带、夕阳红、月亮湾等群众文化活动阵地,成为开展群众文化的天然“舞台”。该县还在县城规划建设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一大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在乡镇建成74个农家书屋,为城乡文化搭建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平台。

舞台搭好了,没有演员可不行。为发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中来,该县以举办农民艺术节为载体,组织一批文化专家能人、文艺爱好人士,搜集、整理民间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挖掘和培育乡土文艺人才,指导支持农民搞好文艺创作,在搅活了农村文化的深水的同时,唤醒了农民群众的表演欲望。以前等着看戏的农民,现在争着演戏了。今年该县第三届农民艺术节参加演出的农民有500多人,其中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70多岁。73岁的邹干莲是水边镇下痕村普通农民,19岁便开始练打鼓。在今年的农民艺术节上,他带领本村6位老汉表演的《劲鼓》,威风凛凛,气势磅礴,成为“明星节目”。邹大爷兴奋地说,近几年,县里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举办各式各样的农民文化活动,村里搁置多年的锣鼓又登上了舞台。和下痕村的劲鼓一样,巴邱镇的民间灯彩蚌壳舞,西门社区的威风鼓,仁和镇的花鼓戏,金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山歌对唱等这些一度寂寞的民间文化活动也逐渐在乡村大地活跃起来。

随着许多草根文化被激活,农村文化也逐步形成“一乡一品”格局:水边镇沂溪村村民从家里拿来了锣鼓钹镲等乐 器,“凑”出了一个小剧团;巴邱镇西门社区的业余采茶剧团自编自演剧目,每年送戏下乡20多场;仁和镇的花鼓戏班,每到农闲季节,便走街串巷进行义演……如今,全县11个乡镇都成立了各具特色的文体队,124个行政村村村建起文体活动中心,广大农民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文体活动中,一些从未登台的农民有机会参加县、乡、村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接班人”。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三项活动”共送戏下乡123场次,放映电影1560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49次,群众观看参与人数达40余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顶:7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2 (2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8 (26次打分)
【已经有26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2票
难过 难过
1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峡江完善烟水配套工程 今年共投入资金1364万元
  • 下一篇:峡江:百余“村官”上廉政课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