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
□刘英敏
壹 今年下半年,吉州区给每个乡街200万元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启动资金,撬动十倍、二十倍的资金,统一考核10个项目,令人击节。文山街道下半年打造的、被省民政厅调研组充分肯定的、全市设施最好、功能最多的仓口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设麻将室而设书画室,令人叫绝。沿国、省道乡镇、村庄的房舍,“穿上赣中民居衣帽”,顿显醇厚的庐陵文化风韵,令人开颜。区纪委每月一期的《廉文荐读》直指领导干部之心;明令干部必须“在一线、在视线、在底线”,令人叫好。区文联《白鹭洲丛书》频出、摄影频展;笔者仅在《光华时报》就刊发庐陵一流书画家十多(版)篇艺术传、连载《半坡胡思闲记》;诸多活动、佳章提升文艺形象,令人瞩目……
这些,为您轻掀吉州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红盖头一角;这些“文”,载着吉州创建和谐社会之“道”,欣然前行。
贰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吉州在经济迅捷发展的同时,社会管理新颖有序。时间倒回半年前。“未来五年,是吉州跨越发展的‘黄金五年’!”区委书记徐明的题为《提升竞争力、涵养软实力、增强凝聚力,为建设生态宜居城、新兴电子城、现代商贸城,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而努力奋斗》的区党代会工作报告,为吉州“黄金五年”破题。
以生态宜居城、新兴电子城、现代商贸城“三城共建”为经济发展主战略,以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为创新社会管理总目标——此题“立意”高远、“视野”广阔、“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敢于担当、大气温馨:“三力齐发”促“三城共建”,满城“人文社区、美丽乡村”。这篇描绘“黄金五年”的宏文寓意深刻:以人为本着力发展经济,以文化人争做“大写的人”。一“硬”一“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载着吉州驶入“黄金岁月”。
以“增进人文关怀”为目标来创新管理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吉州区新的领导班子高屋建瓴的一着棋——此举走在全省之前——一棋走准,全盘皆活。
叁 因为吉州冷静地看到:在经济蓬勃发展、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人文”、文化”、“文明”等软实力尤其重要,它是“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厚基础、美丽花朵和果实。
吉州牢记市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经济越发展,越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围绕这一要求,吉州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社会服务,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对接群众需求,大力实行“10+X”项目:每个乡镇、街道完成10个规定动作,X个自选动作,今年抓运作、明年大变样。注重民生保障、发展富民产业,拓宽居民就业,让群众的收入更多;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公共配套,优化社会服务,让群众的幸福指数更高;增进人文关怀,理顺群众情绪,共创和谐氛围,让群众的安全感更强。
肆“温馨家园”之题:街居启动小街小巷、无物业管理小区两大综合改造工程和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托幼早教中心、和谐平安联创中心等八大中心建设。各街道已全面启动工作,构建了一居一中心的社区服务体系;已改造无物业管理小区36个,累计投资1100万元,占年任务的近两倍。“幸福家园”之题:乡村启动乡镇机关规范化、村级组织阵地化、产业发展基地化、街区建设景观化、维稳机构标准化、计生服务常态化、中小学校配套化、医疗机构功能化、村落管理社区化、社会保障人文化等十大便民功能建设。上述两项工作,区财政支持每个乡街200万元启动资金,统一考核10个项目。同时每个乡镇、街道高标准打造1至2个富有特色、彰显亮点的项目,提升基层服务功能,打造人文关怀环境。
伍 以“文”先“化”领导干部,方可“文以载道”。
吉州区新班子上任不久就提出“上班不关门、下班不串门、区内不吃请、外出少游玩”的纪律要求。针对少数干部“不在一线、不在视线、不在底线”,痛治“庸懒散软”者,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公开问责,对30个单位39名干部职工的违纪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在实干中锻炼、识别和使用干部,在项目、招商和拆迁一线提拔重用干部。规范权力运行,尤其是给操作项目建设的同志系好安全带。落实接访、包案制度,高度重视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深化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确保了百姓安居、社会安定。
干事有境界、遇事敢担当、办事讲规则——“人文吉州”,正朝“开放繁荣、秀美幸福”的大道夜以继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