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集中力量创作 不断创新方式 加强阵地建设
今年以来,峡江县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活动,举办大型专场文艺晚会8场、美术书法作品展12次、送戏下乡89场次、放电影1006场次、开展农村文体活动31次,吸引群众观看、参与人数达32万余人次,不仅有效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而且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该县组织一批文化专家能人、文艺爱好人士,集中力量搞好文艺创作,先后创作歌曲《峡江新气象》《我们是战士》;新编排小戏《凤冠梦》、小品《张三娘相亲》、舞蹈《金梭和银梭》《青春舞曲》等一批具有时代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地域性节目;编排大型音乐情景剧《三民路》、采茶戏《芳嫂》、大型舞蹈《新民欢歌》等,还组织群众创作50余幅庆祝建党9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其中编排的舞蹈《新民欢歌》在“江西省首届畲族文化艺术节”活动中荣获银奖。
该县不断创新方式,以开展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和谐峡江,魅力乡镇”文艺演出;举办“扬青春促发展创和谐”文艺汇演活动;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精心组织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建党90周年诗歌朗诵会、大型歌咏合唱晚会、“牢记历史,把握未来”党史知识竞赛、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同时,该县还积极 推动社区、村镇、企业、校园、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活动节目题材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反映农村现实,旨在教导青年遵纪守法健康成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赞扬。家住水边镇沂溪村的“赌鬼”曾某看了社区农民剧团演出的《子才戒赌》节目后感触很深,竟然把赌博恶习改了。
文化阵地是活动的基础。该县为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采取向上争、财政挤、自己筹等方式,先后建成95个乡村文化活动中心,124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起了农民休闲健身场所或农民文化娱乐中心。同时,该县对散落乡村的一批旧祠堂进行改造修复,着力抓好祠堂文 化建设,将100多个农村旧祠堂打造成了文化新阵地,建起了有活动场所、有管理制度、有电视电话、有报刊书籍等规模不一的文化大院,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帮助农民实现求知、求乐、求美、求富的愿望。水边镇分界村祠堂自改建成村文化大院后,每逢农闲时节和晚上,大院内就人头攒动,村民们在这里唱歌、下棋、看书。该县还通过资金扶持、专业指导等方式鼓励群众自发组建文化团体,目前已组建老年艺术团、沂溪农民剧团、西门社区业余剧团等10余个群众文化团体;在城区设立动感地带、夕阳红、月亮湾、激情广场等群众文化活动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