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八旬老党员义务护树60年被当地群众传为美谈
王礼梅在查看古树(资料图)
笔者23日了解到,安福县洋溪镇田里村田里自然村八旬农民、老党员王礼梅,60年来精心呵护村中的名木古树,被当地群众传为美谈。
今年80岁的王礼梅从小生长在田里村。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田里村是老革命苏区,当年中共安福县洋溪区委的第一个党支部就在这里成立,同时还驻扎过红六军团十八师的部队。国民党反动部队为围剿红军有生力量,曾在该村烧民房、抓民夫、杀红军家属,与红军官兵在村庄附近激战。红军以古樟为掩体,对国民党反动部队进行反击,取得胜利。战争使这些古树饱受枪弹创伤,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成为红色革命历史的见证者。那时,王礼梅虽年幼,却对红军与古树有了深厚的感情。
上世纪50年代初,王礼梅老人在该村参加生产劳动,并于1955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巡护这些红色古树。树下有杂草、野藤,他清理;有些村民将耕牛牵树下遮阴,耕牛有时损伤树皮,他主动做村民思想工作。为此,他还遭到一些村民的不理解, 甚至讥讽,但他不厌其烦,向他们宣传保护古树的意义,最终得到村民理解,一起加入到护树的行列。
老人也要求家人这样做,自己外出时,就让他们义务保护古树。村中有一棵胸围15米,树高30米,平均冠幅600平方米,树龄1800多年的古樟,树形高大优美,树上有成群白鹭栖息和繁衍,每年夏季都有一些旅客慕名前来看树观鸟。老人主动当起导游,介绍古树红色历史故事,宣讲爱鸟护鸟意义。对一些名为看树、实则打鸟的游客,王礼梅则对其进行严厉批评和教育。
本世纪初,在该县曾出现一些不法生意人为牟取暴利,雇请不法之徒到乡村采取打洞下药、钩梢等方法破坏古樟,并收购死树营利的现象,老人十分警觉,一有空就到古樟下巡护。近几年,安福县将古樟列为名木古树造册登记,实行挂牌保护,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自觉当好古树守护员,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查看古树是否有虫害,及时向林业部门报告,并向村中青年和小孩宣传保护古树的重要性。
在王礼梅老人的影响下,村民们认识到了保护名木古树的重要性,同时对他60年来执著护树的精神十分敬佩。他们纷纷加入护树的行列,村中有30多棵名木古树得以保护,其中有5棵为“红色”古树。村民们表示要保护好古樟,为子孙留下一手生态教育的好资料,一个红色教育的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