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子山成白鹭乐园|满足口腹之欲 莫向麻雀下手
螺子山成白鹭乐园
庐陵文化生态园本着“保住山、稳住水、留住鸟”的原则,围绕山体和自然生态水体做文章,形成布局自然,以螺子山和螺湖水为核心,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6大景区,可概括为“一线、三色、六区”。园里风景宜人,市民能享受到“诗意栖居”的快乐与幸福。这是8月20日凌晨记者在园内拍摄到的湿地美景。 记者杨中亮 摄
□本报记者王玉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诗人杜甫描述的这一美景,如今在中心城区近郊的螺子山森林公园变成了现实。
螺子山东临赣江,西傍吉新公路,南面与庐陵文化生态园连为一体。8月20日清晨,记者在螺子山森林公园看到,空中飞着一群群白鹭。它们时而在河里嬉戏,时而飞到肥美的水草边觅食。而在青山密林树梢上,白鹭点点,它们不怕过往行人,有的在繁茂的林间翩翩起舞,有的伫立在树梢欣赏着田园风光。尤其是那忽远忽近的鸟鸣声,就像音乐家奏出的美妙夏之曲。
20年前,当地村民很少见到白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使螺子山发生了巨变。如今,螺子山森林公园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随着树木成林,白鹭一年比一年增多,每到秋天,白鹭飞到南方去越冬,春暖花开之际又成群结队地飞回来。近几年,来这里栖息的白鹭越来越多。“万只白鹭栖螺峰”已成吉安靓丽的风景。除白鹭外,这里还聚集了一些灰鹭、褐鹭。林幽鹭鸣,村民们都说这里如今是鸟的天堂。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当地还有一些村民不大清楚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但都把白鹭当朋友,当作吉祥的象征,处处善待这些可爱的小精灵。
吉州区白塘街道螺川村委会村民肖云珍告诉记者,如今家乡大变样,庐陵文化生态园、螺子山森林公园交相辉映,环境优美,螺子山森林公园成了白鹭的乐园,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些年村民与白鹭和谐相处,植树护鹭已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动。一旦发现有人猎杀白鹭,村民就会制止或报警;发现小白鹭受伤掉在地上,村民就会把它们救治好并放飞大自然。村民与鹭相伴,享受的是安宁与和谐。
□首席记者张晶
近日,市民蒋女士向记者反映,在中山西路与青石街交汇处的梧桐树上,栖息了很多麻雀。然而到了晚上,这些麻雀就遭殃了,因为有人经常来这里用弹弓打麻雀。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
8月20日22时10分,记者来到青石街路口,果然看到两名男子手持手电筒,并不时用弹弓瞄准发射。一旁还有不少居民围观。不一会儿,一名男子大喝一声:“有了!”只见一只麻雀应声落下。该男子迅速上前将受伤麻雀拾起,装入袋中。记者上前询问:“干嘛要打鸟呢?”男子戏谑地回答:“你不知道?煮汤好吃又有营养。”旁边恰好一位妇女带着小孩经过,似乎是男子的亲戚,男子将麻雀送给母子俩,叫两人拿回家煮汤。当记者说到麻雀是保护动物,捕杀麻雀是违法行为时,男子表示不知,一旁的居民也纷纷摇头表示不知。
8月21日,记者采访了市林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麻雀曾经一度被列入“四害”遭到捕杀,但2001年8月,麻雀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这就意味着,猎捕、出售、食用麻雀属于违法行为。市林业局野保站负责人表示,捕杀麻雀会给鸟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也会破坏城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呼吁全民爱护生态环境,不要捕鸟杀鸟,营造人鸟和谐相处的氛围。